诗词大全

《好事近(浙江楼闻笛)》

独倚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
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
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好事近(浙江楼闻笛)》是宋代文学家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独倚浙江楼,
满耳怨笳哀笛。
犹有梨园声在,
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
风雨怎禁得。
回首华清池畔,
渺露芜烟荻。

中文译文:
孤独倚靠在浙江楼上,
耳中充满了怨笛哀音。
仍然能听到梨园的歌声,
思念那位在北方的人。

海棠花憔悴,畏怯春寒,
风雨怎能阻挡得了。
回首望向华清池边,
只见模糊的露水、蒙蒙的雾气和稻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独自站在浙江楼上,聆听着怨笛哀音的情景。怨笛的悲凉声音使他感到思乡之情,回忆起远方梨园的歌声,思念在北方的亲人或朋友。诗人通过描写海棠花,表达了春天的寒冷使花朵变得憔悴,但即使面临风雨的侵袭,也不能阻止内心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回首向华清池边望去,只能看到模糊的露水、蒙蒙的雾气和稻草,这种景象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描写海棠花的凋谢和春寒,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凄凉和无奈。最后的景象描写,使整首诗词在凄凉中显得更加深邃和动人。这首诗词通过音乐、自然景物和人的思念之情,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感伤的氛围中,引发人们对离别、思乡和渴望的共鸣。

  • 《太平吟》

    太平时世园亭内,丰稔岁年村落间。情味一般难状处,风烟草木尽闲闲。

  • 《清平乐(咏橄榄灯球儿)》

    缕金剪彩。茸绾同心带。整整云鬟宜簇戴。雪柳闹蛾难赛。休夸结实炎州。且看指面纤柔。试问苦人滋味,何如插鬓风流。

  • 《山处》

    浮云富贵不关心,只向闲中寄此生。山色四时仁者静,梅花万古圣之清。惯临风月搜吟趣,无复江湖梦客程。独爱邻僧常过我,一瓯茶罢事棋枰。

  • 《四月三十日慈孝寺山亭席上口占送子敦都运待》

    送客城南寺,萧然云水秋。客意在万里,聊作须臾游。昨夜过新雨,清风满梁州。簪裳合俊彦,河图并天球。古来功名人,未就不肯休。譬如凿空使,尚致安石榴。矧今南亩氓,往往东西流。君能安辑之,千仓与万辀。

  • 《送赵拊》

    先朝名士有遗孙,狼藉麻衣化洛尘。笔下每求千古意,醉中曾过几回春。劳生只见年年老,客路相逢事事新。满座狂歌时莫笑,眼看燕市若无人。

  • 《缺题》

    山桃花开红更红,朝朝愁雨又愁风。花开花谢难相见,懊恨无边总是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