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清平乐(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诗书万卷。
合上明光殿。
案上文书看未遍。
眉里阴功早见。
十分竹瘦松坚。
看君自是长年。
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清平乐(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诗书万卷,合上明光殿。
案上文书看未遍,眉里阴功早见。
十分竹瘦松坚,看君自是长年。
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

诗意:
这首诗以清平乐的心境表达了诗人辛弃疾对自身经历和境遇的反思。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长寿的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书卷、官职和饮酒的描绘,展现了辛弃疾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人提到"诗书万卷,合上明光殿",表明他对于知识和学问的追求,明光殿是指皇帝的书房,暗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珍视。

接着,诗人描述自己未能将案上的文书看完,暗示了自己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眉里阴功早见"表明诗人心中的忧愁和辛酸。

然后,诗人描述了竹子和松树的形象,以表达自己的坚强和不屈的品质。这里的竹瘦松坚形象化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长寿的祝福,并建议自己不要再过度饮酒。他认为如果能够放下尊严,不再过度追求世俗享受,那么内心的宁静和坚韧就能使人达到神仙般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辛弃疾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表达了他对于长寿和心灵的平静的渴望。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索,展现了他的豁达和坚韧的精神。

  • 《同汪信道过南塘》

    平波漫漫拂垂杨,野草幽花满路香。杜宇初啼春未老,又扶山轿过南塘。

  • 《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

    千峰归去旧林塘,溪县门前即故乡。曾把桂夸春里巷,重怜身称锦衣裳。洲迷翠羽云遮槛,露湿红蕉月满廊。就养举朝人共羡,清资让却校书郎。

  • 《席上次邵文伯颜》

    月色羡明玉,化光扬素波。醉吟吾岂敢,能赋属阴何。

  • 《咏史上·周公》

    仲尼齿发正强时,夜夜神交似故知。话到子孙郊禘处,几回对榻共攒眉。

  • 《王元才甥见过其弟元济甥继来有诗次韵》

    把酒悲歌望蜀天,感今怀昔重凄然。道坚或谓如无忌,灵运还欣对阿连。他日鹏应自鹍化,此生蚿岂待夔怜。笔锋剩淬犹锥利,明岁文场破两甄。

  • 《春日》

    春服初裁绮,寒衣始卸绒。花宿全慵蝶,林摇半暖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