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幽居》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作者介绍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幽居》
---------------------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
中文译文:
贵贱虽然地位不同,出门都要忙碌。
独自没有外物的牵扯,才有了这片幽居情怀。
微雨夜来已经过去,不知道春草发芽。
青山突然变得朝阳缥缈,鸟雀围绕着屋子鸣唱。
时常与道人偶遇,或者随着樵夫前行。
自知安于贫困,谁说这个世界的荣华富贵才算数呢?
---------------------
诗意:
这首诗词以幽居者的心境为主题,表达了作者一种追求内心自由独立的情感。

诗中以贵贱、内外的对比来凸显出作者身处的幽居环境。作者通过出门忙碌的描写,强调了尘世的繁华与喧嚣。然而,他选择了独自幽居,没有受到外物的牵扯,表示他心灵追求的自由独立。

诗词中描绘了一幅幽居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微雨夜来过,春草发芽的画面是一幅春天的景象,而青山的曙光以及鸟雀围绕的舍堂鸣唱,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的最后两句回到了作者自身,表达了他对自己幽居的认同与满足。他自知自己安于贫困,不追求这个世界的荣华富贵。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独立自由的情感,描绘了幽居的宁静与和谐。同时,通过对贵贱、内外、自然与幽居的对比,反衬出作者内心的追求和价值观。

赏析:
《幽居》是唐代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幽居者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对贵贱、内外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他独立自由的情感,以及对世俗荣华富贵的超脱。同时,描写了幽居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首诗词节奏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别出心裁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传递了作者追求独立自由、超脱尘世的情感和价值观。读者在品味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淡泊名利的态度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词在音韵与意境的整合上,展现了作者的才情与境界,使人深受感动和启迪。

  • 《感钱王战台》

    层层楼阁捧昭回,元是钱王旧战台。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 《新丰主人》

    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

  • 《维阳怀古》

    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欲问前朝事,悲风起夕波。

  • 《春日二首呈黄子迈大卿》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 《和子仪送箭筍二首》

    满合圆如玉箸匀,一开喜气顿生春。非君与我谁知味,俗客惟夸嗜八珍。

  • 《唐多令 寄远》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佳会少,远离多。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