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
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
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
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
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
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
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诗词:《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
月殿桂影重重。
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
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

翠华远,但江南草木,
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

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
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
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中文译文:
在开元盛世的阳光下,天上洒下花朵,
月亮照耀下的殿堂里桂树影影重重。
十里都弥漫着芬芳,一枝小巧的金色花粒。
乐声和琴弦在碧池边凝聚,让人回忆起那时的风月忧愁。

翠绿的华美在远处,只有江南的草木,
被烟雾封锁在深宫里。
这是因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酿造,香气浓烈到骨子里。

白白地学习了丹蕉的绚丽,叶片却偷偷染上了艳红。
道士们取次装束,是为了自家的香火传承。
但也可能是因为凄凉,长期沉浸在醉意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创作的,以开元盛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宫廷禁地中花香弥漫的景象。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禁宫中的美景和风月的怀念之情。

诗中以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等景象,营造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宫廷氛围。十里芬芳、金粟玲珑一枝,形容了花香的浓郁和花朵的美丽。

诗人通过描绘管弦凝碧池上的景象,勾起了当时风月忧愁的回忆。翠华远、江南草木、烟锁深宫等词语,展现了禁宫中的美景和深深的禁锢感。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禁宫中的美景冷淡和被西风酿造的感叹。枉学丹蕉、偷染妖红,形容了作者对自己在禁宫中的努力和追求的无奈。

诗的结尾,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族传统的承袭和寄托。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境况的无奈和矛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禁宫中的美景和对风月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禁锢和现实的矛盾感受,这首诗的中文译文是: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
月殿桂影重重。
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
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

翠华远,但江南草木,
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

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
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
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描述了禁宫中的花香和对逝去风月的怀念。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心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禁宫中美景的渴望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的开头,以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等描绘出禁宫中花香四溢的景象,营造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氛围。十里芬芳、金粟玲珑一枝,形容了花香的浓郁和花朵的美丽。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管弦在碧池上演奏的情景,勾起了对当时风月愁绪的回忆。翠华远、江南草木、烟锁深宫等词语,展现了禁宫中美景的遥远和禁锢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禁宫中的美景冷淡和被西风酿造的感慨。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禁宫中努力追求的无奈和失望。

最后,诗人提及道士们的装束和家族传统,表达了对自己家风的承袭和寄托。然而作者又担心这种传统成为自己凄凉的根源,长久地困扰在醉酒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禁宫中的美景和对逝去风月的怀念,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禁锢和个人命运的矛盾感受。诗人在美景中感叹自身的无奈和追求的艰辛,表达了对禁锢和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 《送唐中丞开淘西湖夏日游泛因书示郡人》

    萍岸新淘见碧霄,中流相去忽成遥。空馀孤屿来诗景,无复横槎碍柳条。红旆路幽山翠湿,锦帆风起浪花飘。共知浸润同雷泽,何虑川源有旱苗。

  • 《九日登方山》

    知君夙昔爱登山,特地相携上峻峦。岂但登高如杜牧,故应访旧忆未宽。凝眸直欲小东鲁,振袂如将近广寒。幸有酒尊供笑语,不愁归路十分难。

  • 《俞义夫挽诗》

    恩爱周姻族,宽和善里闾。年高无悔吝,身没有名誉。愿见今何及,从游旧亦疏。若修耆旧传,言行可追书。

  • 《赠道师》

    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一马无四蹄,顷刻行千里。应笑北原上,丘坟乱如蚁。

  • 《子夜四时歌》

    北风昨夜来,大雪忽三尺。不愁送侬寒,但愁断欢迹。

  • 《山堂落成招林处士》

    搆厦当高巘,登临称遁仙。澄波寒浸郭,叠翠冷搘天。野艇浮残照,僧楼儭淡烟。此中无俗物,自可会清贤。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