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木兰花慢》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
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
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
只有楼前溪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
唤谁护衣篝。
念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
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
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作者介绍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木兰花慢》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孝祥。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
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
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
只有楼前溪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
唤谁护衣篝。
念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
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
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诗意:
《木兰花慢》以优美的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诗中通过描写木兰花、归云去雁、淡寒采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己内心的离愁与外在的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既唯美又富有悲凉色彩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词以宋代女词人张孝祥的独特视角,展现了女性的柔情和离愁别绪。诗的开头,送归云去的雁象征着离别,满溪楼的淡寒采则增添了一丝寂寥之感。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佩戴解湘腰的饰物,描绘了孤独的楚鬓,以及鸾鉴分收的情景,表达了离别时的忧伤之情。

诗人在描述行路时,凝情望着远处的烟雾和树木,织起了离愁之网。只有楼前的溪水伴着诗人的清泪长流,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夜晚的霜华逼近衾裯,诗中的衣篝也代表着离别的寂寞与无奈。诗人感叹自己的心情,希望有人来护佑自己。

诗人回忆起在粉馆的时光,但芳尘未扫,无法再次见到曾经的欢乐。闷来时,只能喝酒来麻痹自己的心情,但这并不能使内心的愁苦减轻,反而更增添了忧愁。诗人脉脉无言地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心魂断送,如同两只南方的鹜鸟一样。

《木兰花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离愁别绪,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女性的柔情和细腻。这首诗词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离愁别绪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动。

  • 《登狼山》

    郡僻山更远,尘喧与世违。水横观雁度,天静见龙归。落叶霜凝树,思亲泪湿衣。西风怕回首,不忍白云飞。

  • 《重阳赵使君惠酒》

    何尝自觅王弘酒,颇酒曾麾道济梁。处士固应高一着,江州太守味尤长。

  • 《睡起》

    幽鸟无言啄落花,风吹榆荚打窗纱。先生酒醒绿阴里,笑听蜂儿报晚衙。

  • 《高桥舟中二首》

    小队旌旗西郭头,笋舆缓步年农畴。十分田有九分闢,今岁人无去岁忧。贴水新秧头欲起,连云宿麦颔都收。天怜老子勤民瘼,赐与丰年不待分。

  • 《晓晴度青城绳桥二绝句》

    怒涛喷雪战鱼龙,架篾成桥袅半空。世路险夷那不有,此心安处本来同。

  •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