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东望淮海间,恨无鸿鹄羽。
鸿鹄日已飞,风雪岁将暮。
忆听谈老庄,达生无恐惧。
我今齿发疏,何异树有蠹。
离别不必道,俛仰已成故。
书问虽懒为,梦寐则往屡。
乘桴思仲尼,好勇惭季路。
愿希隆中卧,不是邀三顾。
二公廊庙才,酬寄封尺素。
皋夔久相称,舜禹时已遇。
举杯向明月,此意聊可寓。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望淮海间,恨无鸿鹄羽。
鸿鹄已飞翔,风雪岁将暮。
忆听谈论老庄,达生无恐惧。
我如今牙齿稀疏,何异树有蠹。
离别无需言语,俯仰已成往事。
写信虽然懒散,梦中却经常寄去。
乘舟思念仲尼,自愧勇气不及季路。
愿在隆中长眠,非要求三次拜访。
你们两位才华出众,回赠寄来尺素。
皋夔久已相识,舜禹时代就相遇。
举杯向明月,此意可寄寓其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梅尧臣对友人刘原甫的思念之情。诗人望向东方,眺望淮海之间,内心充满了对追求卓越的渴望,但却感到自身无法达到理想的境地,就像渴望飞翔的鸿鹄一样。时间如同风雪一般飞逝,岁月已将接近尽头。

诗人回忆起与友人讨论老庄哲学的时光,那时他们达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境地,不再畏惧。然而,如今诗人年老牙齿脱落,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与树木被虫蛀一样。尽管离别不需要多言,但回首过去已成为过去。

诗人承认自己写信时有些懒散,但在梦中却经常将思念寄托其中。他心怀仲尼的智慧,但对自己的勇气却感到惭愧,觉得远不及季路。诗人希望能够长眠在隆中,而不是追求三次拜访的盛况。

诗人称赞刘原甫和他的才华,回赠了一尺素绢。皋夔和舜禹都是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家,他们的才华让人称赞。举杯向明月,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寓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想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反思。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大哉尧乎,南乡垂裳。君哉舜也,拜而奉觞。缫藉光华,鼓钟铿锵。三事稽首,宋德无疆。

  • 《山房春事二首》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 《草》

    葭茁迎春早,山芮得地高。堪书同细带,入咏似青袍。弱力绵绵葛,微香蓼蓼莪。王孙何处在,楚思遍江皋。

  • 《采莲曲》

    郎采莲,妾采莲,莲花开似妾初年。莲房结实妾生子,郎今采取应相怜,暖香虽断相牵连。

  • 《赠东阳吕望孙周登二武士》

    鸿门无人易水寒,安得壮士久所患。求之市隐戎行间,纷不当意鬓已班。逆胡未讨忧万端,此得两君卿自宽。有石堂坳立礸{石元},百夫睨之欲举难。两君挟起如弄丸,舞空一叶风团团。吕君忽作胡衣冠,沥酒於地盟血殷。长剑久倚燕然山,义欲为汉诛楼兰。九重深窈虎守关,竟以剑器博一

  • 《上十四吟十首》

    翠华未可议时巡,自古安危击重臣。闻说紫岩亲督战,孰云赤壁后无人。诸公尽作鑽天令,老子重为击壤民。万里阴霾冰霰合,一通露布挽迥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