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深。
越山深。
空谷佳人金玉音。
有谁知此心。
夜沈沈。
漏沈沈。
闲却梅花一曲琴。
月高松竹林。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长相思(越上寄雪江)》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因思念而苦闷的心情,以及夜晚中孤独寂寞的景象。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吴山深,越山深,
空谷佳人金玉音。
有谁知此心,
夜沈沈,漏沈沈。
闲却梅花一曲琴,
月高松竹林。
诗意:
《长相思(越上寄雪江)》描绘了作者在越山深处思念之情的苦闷,表达了他对远方心爱佳人的思念之情。诗歌中的夜晚与孤独的景象增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弹奏着孤独的琴声,月亮高悬在松竹林间,凸显了诗中的寂寞与忧愁。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展示了作者深沉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越山和吴山的描述,诗人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氛围,强调了思念的深沉和远方之人的珍贵。"空谷佳人金玉音"一句,以音乐的比喻形容思念之人的美丽和珍贵,以及这美丽的声音只有作者一个人能够理解。
夜晚的景象通过"夜沈沈,漏沈沈"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孤独和思念之情。"闲却梅花一曲琴,月高松竹林"这两句,通过寂静的夜晚中孤独弹奏的琴声和月亮高悬在松竹林间的景象,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忧愁。
整首诗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展现了作者深情的思念与内心的纠结。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其中,以表达对远方佳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这首诗给人以深沉的感触,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伤,同时也引发了对爱情与孤寂的思考。
试出希夷手,偷传混沌机。不容天地遁,可使鬼神归。为我推奇偶,从今验是非。万犹失其一,却更问麻衣。
圆蟾喷金波,万里洒清滴。幽轩得虚敞,皓彩溢素壁。绳床有高隐,苦调起岑寂。盈襟纳孤光,静与爽气敌。
与君相识即相亲,闻道君家住孟津。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
蓬头皲足谁家儿,满面尘埃双泪垂。爷娘弃我不待老,骨肉无人但兄嫂。两身一气不相知,陌路茫茫向谁道。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欲言问兄兄不顾,嫂是他人更奚诉。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爷娘在日曾眷恋,愿兄回看死人面。此诗亦有感于文宗兄弟之间而作。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妆成罢吟恣游后,独把芳枝归洞房。
六鹤皆不同,初生薛公笔。况兹刷羽者,奋迅如天质。墨客怀赏心,题诗仍我率。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