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树木,高耸玲珑,向濯缨亭曲。
繁枝缀玉。
开朵朵九出。
飞琼环簇。
唐昌曾见,有玉女、来送春目,更月夜、八仙相聚。
素质粲然幽独。
江淮倦客再游,访后土琼英,树已倾覆,攀条掐干,细嗅来、尚有微微清馥。
却疑天上列燕赏,催汝归速。
恐后时、重谪人间,剩把铅华妆束。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瑶花》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棵高耸玲珑的树木,树上开满了繁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瑶花》
天中树木,高耸玲珑,
向濯缨亭曲。
繁枝缀玉,
开朵朵九出。
飞琼环簇。
唐昌曾见,
有玉女、来送春目,
更月夜、八仙相聚。
素质粲然幽独。
江淮倦客再游,
访后土琼英,
树已倾覆,
攀条掐干,
细嗅来、尚有微微清馥。
却疑天上列燕赏,
催汝归速。
恐后时、重谪人间,
剩把铅华妆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一棵高大的树木为主题,展现了它的美丽和高贵。树木高耸入云,树枝繁茂,枝条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每朵花都像玉一样晶莹剔透。花朵飞舞如琼瑶,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环簇。诗人提到了唐昌的见证,描述了玉女仙子来送春天的景象,以及八仙在月夜相聚的情景。整个景象优雅宁静,给人以幽独的感觉。
然而,诗人随后描写了一位倦游江淮的客人再次来到这里,却发现树木已经倾覆,只剩下几条残干。客人细细嗅闻,仍能感受到微微的清香。诗人担心这位客人会错过树木的盛放,催促他快速离去。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害怕日后这位客人再次来到此地时会看到树木已经凋零,只剩下虚有的外表。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一棵高耸玲珑的树木和树上盛开的花朵,表达了美丽和短暂的主题。树木象征高贵和壮丽,花朵象征美丽和绚烂,但它们都是短暂的存在。诗人将这一景象与人生相联系,提醒人们珍惜生命中的美好瞬间,因为它们可能转瞬即逝。诗词中运用了华丽的描写手法和意象,营造出一幅唯美而含蓄的画面,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试出希夷手,偷传混沌机。不容天地遁,可使鬼神归。为我推奇偶,从今验是非。万犹失其一,却更问麻衣。
圆蟾喷金波,万里洒清滴。幽轩得虚敞,皓彩溢素壁。绳床有高隐,苦调起岑寂。盈襟纳孤光,静与爽气敌。
与君相识即相亲,闻道君家住孟津。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
蓬头皲足谁家儿,满面尘埃双泪垂。爷娘弃我不待老,骨肉无人但兄嫂。两身一气不相知,陌路茫茫向谁道。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欲言问兄兄不顾,嫂是他人更奚诉。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爷娘在日曾眷恋,愿兄回看死人面。此诗亦有感于文宗兄弟之间而作。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妆成罢吟恣游后,独把芳枝归洞房。
六鹤皆不同,初生薛公笔。况兹刷羽者,奋迅如天质。墨客怀赏心,题诗仍我率。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