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清平乐》

恼之
银屏绣阁。
不道鲛绡薄。
嘶骑匆匆尘漠漠。
还过夕阳村落。
乱山千叠无情。
今宵遮断愁人。
两处香消梦觉,一般晓月秋声。

作者介绍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早年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着《酌古论》,知州周葵礼爲上客。孝宗干道中婺州以解头荐,补太学博士弟子员,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归。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更名爲同,六次诣阙上书,极论时事,爲大臣交沮,不果。孝宗即位,復上书论恢復,不报。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佥书建康府判官,未至官,逾年卒,年五十二。有《龙川集》,今传本已非完帙。事见《水心集》卷二四《陈同甫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作品评述

《清平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亮。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
恼之银屏绣阁。
不道鲛绡薄。
嘶骑匆匆尘漠漠。
还过夕阳村落。
乱山千叠无情。
今宵遮断愁人。
两处香消梦觉,
一般晓月秋声。

译文:
愤怒于银屏绣阁。
不知道鲛绡的薄弱。
嘶骑匆匆,尘土漫漫。
依然驶过夕阳的村落。
乱山千叠,无动于情。
今夜遮挡住了忧愁的人。
两地的芳香随梦而逝,
宛如同一轮拂晓的月亮和秋天的声音。

诗意:
《清平乐》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愤怒和失望的情绪。诗中的银屏绣阁和鲛绡都是华美而脆弱的象征,作者恼怒于这种虚幻和不真实的面具。嘶骑匆匆的形象象征着匆忙和匆忙的世俗生活,而夕阳下的村落则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乱山千叠无情,表达了自然界的冷漠和无情,与人的愁苦形成鲜明的对比。诗的最后两句通过描绘梦境和清晨的景象,暗示着一种希望和解脱的可能性。

赏析:
《清平乐》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虚假和生活无情的不满和愤怒。通过对鲛绡和银屏绣阁的讽刺,揭示了人们在虚荣和表面光鲜的背后所隐藏的脆弱和虚假。嘶骑匆匆和尘土漫漫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现实生活的匆忙和浮躁。然而,在这些愤怒和失望的情绪之下,诗中仍然透露出一线希望和解脱的可能性,通过梦境和清晨的景象,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以意象独特而深入的方式,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俗的虚妄,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真实和美好的追求。

  • 《风急落梅》

    梅花巳是不胜癯,无赖东风特地???。狼籍玉英浑不惜,强留嫣蔕与枯须。

  • 《登高凉山谒墓》

    云气拥松楸,佳城生意幽。扫残黄叶路,奠遍绿新篘。想像音容在,瞻衣涕泗流。东迁祷灵墓,端为护行舟。

  • 《初度》

    行止由来不自如,八年初度寓僧庐。半生閒逸云无定,两鬓萧骚雪尚疎。岂原身荣如卫鹤,只惭技拙类黔驴。今朝六十从头起,数到稀年更有余。

  • 《古梅》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

  • 《偈颂二百零五首》

    妙存湛湛不为无,真照灵灵不为有。更向其间退步看,白云断处青山瘦。

  • 《句》

    三声鼓角云中见,一簇楼台海上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