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山层碧。
掠岸西风急。
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
玉人还伫立。
绿窗生怨泣。
万里衡阳归恨,先倩雁、寄消息。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霜天晓角》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霜天破晓时分,远山层层叠叠苍翠。
西岸的风急切地吹过。
在深处,有一片柔软的红叶,
应该不是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所能拥有的。
那位美丽的女子仍然静立窗前,
她的绿窗帘上映照着她内心的怨悔。
我千里迢迢回到衡阳,却满怀思念和恨意,
最先借助倩倩雁传递我的消息。
诗意:
《霜天晓角》是一首抒发辛弃疾对世事的思考和感慨的诗词。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独立和执着。诗人以霜天破晓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远山、风和红叶等自然元素,表达了世事变幻无常的感叹。同时,诗人通过描写窗前的玉人和她的怨悔,表达了对虚荣名利的反思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最后,诗人以衡阳归恨和倩倩雁寄消息的情节,寄托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霜天晓角》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感受和思考。诗中的自然景物,如远山、风和红叶,生动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与诗人内心的感叹相呼应。通过描写窗前的玉人和她的怨悔,诗人表达了对虚荣名利的批判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诗的最后,以衡阳归恨和倩倩雁寄消息的情节,更加深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而动人。
整首诗词以简洁、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辛弃疾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和对真情真挚的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外部世界相结合,展示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该诗词的诗意和赏析正是在这种简洁而深刻的表达中展现出来,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丝丝弱柳犹迎岁,点点飞霙亦饯年。可是清高厌纷竞,百花那许著鞭先。
客有云自矩山来,急欲问公起虚左。能言近履殊快活,更育新篇极精妥。奚奴添个富锦囊,樊子遣余疏药裹。田租不及胡椒斛,寿数行多念珠颗。江涛恼杀浮海翁,野水白鸥閒似我。
蓦口一桡玄路绝,药山之道始流传。离钩三寸无消息,觉海方乘船若船。
故国已云久,地馀风流情。山花不断市,江鸥长入城。青溪泓玉水,红楼调春声。斟酌飞仙过,枉辔一来行。
那堪雨后更闻蝉,溪隔重湖路七千。忆昔故园杨柳岸,全家送上渡头船。
陶家篱下未开时,曾得西风借力吹。月影夜深笼素艳,分明残雪两三枝。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