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念奴娇(谢王广文双姬词)》

西真姊妹,料凡心忽起,共辞瑶阙。
燕燕莺莺相并比,的当两团儿雪。
合韵歌喉,同茵舞袖,举措□□别。
江梅影里,迥然双蕊奇绝。
还听别院笙歌,仓皇走报,笑语浑重叠。
拾翠洲边携手处,疑是桃根桃叶。
并蒂芳莲,双头红药,不意俱攀折。
今宵鸳帐,有同对影明月。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念奴娇(谢王广文双姬词)》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情景,揭示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西真姊妹,料凡心忽起,共辞瑶阙。
燕燕莺莺相并比,的当两团儿雪。
合韵歌喉,同茵舞袖,举措□□别。
江梅影里,迥然双蕊奇绝。
还听别院笙歌,仓皇走报,笑语浑重叠。
拾翠洲边携手处,疑是桃根桃叶。
并蒂芳莲,双头红药,不意俱攀折。
今宵鸳帐,有同对影明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西真姊妹为主题,西真指的是西施和真人,姊妹指的是她们两人。诗词以婉约、柔美的语言描绘了她们的美丽和风采。

诗词开篇,表达了西真姊妹的非凡之处,她们的美貌和才情令人心动,甚至可以和仙境的瑶阙相提并论。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燕子和黄鹂在美丽的景色中飞舞,如同两团飞舞的雪花。

诗词的第二联描述了她们的歌喉合韵,舞姿优美,举止得体。江梅的影子中,她们的美丽更加突出,双蕊更是奇特绝伦。诗词的第三联描绘了别院中传来的笙歌声,作者急忙赶去报告,笑语声不断,仿佛重叠在一起。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在拾翠洲边与她们携手的情景,作者觉得她们就像是桃树上的根和叶,紧密相连。最后一联以鸳帐和明月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与西真姊妹在同一个美好的时光中相遇,并且他们的影子相互呼应,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刻。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西真姊妹的美丽和才情,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同时,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爱情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回忆。

  • 《和武公望催梅三首》

    丝丝弱柳犹迎岁,点点飞霙亦饯年。可是清高厌纷竞,百花那许著鞭先。

  • 《客谈矩山大资近事近诗及新盯麻云欲浮海以安》

    客有云自矩山来,急欲问公起虚左。能言近履殊快活,更育新篇极精妥。奚奴添个富锦囊,樊子遣余疏药裹。田租不及胡椒斛,寿数行多念珠颗。江涛恼杀浮海翁,野水白鸥閒似我。

  • 《颂古六首》

    蓦口一桡玄路绝,药山之道始流传。离钩三寸无消息,觉海方乘船若船。

  • 《金陵》

    故国已云久,地馀风流情。山花不断市,江鸥长入城。青溪泓玉水,红楼调春声。斟酌飞仙过,枉辔一来行。

  • 《献主司》

    那堪雨后更闻蝉,溪隔重湖路七千。忆昔故园杨柳岸,全家送上渡头船。

  • 《白菊》

    陶家篱下未开时,曾得西风借力吹。月影夜深笼素艳,分明残雪两三枝。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