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千秋岁》

叶舟容易,行尽江南地。
南雁断,无书至。
怜君羁旅处,见我飘蓬际。
如梦寐、当年阆苑曾相对。
休说深心事。
但付狂歌醉。
那更话,孤帆起。
水精溪绕户,云母山相砌。
君莫去,只堪伴我溪山里。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千秋岁》是晁补之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千秋岁,朝代更替之久。叶舟容易,行遍江南之地。南方的候鸟断了,无书信传到。我怜惜你羁旅的处境,看见我漂泊的边际。仿佛是在梦中,当年我们曾在阆苑相对过。不要谈论深心的事情,只是让我陶醉于狂歌之中。更不要说话,孤帆起航。水精溪环绕着房屋,云母山峦依次堆叠。你不要离去,只愿陪伴我在溪山之间。

这首诗词以描绘岁月更替和人生离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感慨之情。诗中的叶舟和南雁象征着旅行和迁徙,借以表达人生的离散和不稳定。作者对自己和他人的境遇都充满怜惜和同情之情,表现出一种对于离散和漂泊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作者希望忘却纷繁世事,只沉浸在狂歌醉舞之中,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的自在和自由。最后,他呼唤着对方不要离去,希望能在溪山之间相伴。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同时,通过对离散和漂泊生活的抒发,诗词也呈现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整体上,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调,将人生的离别和迁徙的主题融入自然景物之中,表达了对自由和安稳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 《香林》

    日月岩头古翠埋,绵云深隔洞门开。苍藤随石无根活,灵杞何年有种栽。气凝野烟疑麝过,暖熏山雨误蜂来。空亭谁领幽芬坐,云鹤同行损绿苔。

  • 《得祠》

    十年梦不到清都,云满寒蓑雪满颅。一片青山一黄犊,底须更着旧称呼。

  • 《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 《句》

    轩窗眼界开。

  • 《菩萨蛮》

    银城远枕清江曲。汀洲老尽蒹葭绿。君上木兰舟。妾愁双凤楼。角声何处发。月浸溪桥雪。独自倚阑看。风飘襟袖寒。

  • 《寄庾侍郎》

    一双华亭鹤,数片太湖石。巉巉苍玉峰,矫矫青云翮。是时岁云暮,淡薄烟景夕。庭霜封石棱,池雪印鹤迹。幽致竟谁别,闲静聊自适。怀哉庾顺之,好是今宵客。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