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鸭炉寒熏麝煎。
寂寂歌梁,无计留归燕。
十二曲阑闲倚遍。
一杯长待何人劝。
不识当年桃叶面。
吟咏佳词,想像犹曾见。
两桨往来风与便。
湖平月上江如练。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江如练(蝶恋花)》是一首宋代贺铸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睡鸭炉寒熏麝煎。
寂寂歌梁,无计留归燕。
十二曲阑闲倚遍。
一杯长待何人劝。
不识当年桃叶面。
吟咏佳词,想像犹曾见。
两桨往来风与便。
湖平月上江如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通过诗人对景物的描写和自我思考,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以江湖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同时也表现了对诗歌创作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赏析:
1. 第一句"睡鸭炉寒熏麝煎"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睡眠中的鸭子被淡淡的寒风吹醒,炉火中飘散着麝香的香气,给人一种幽雅的感觉。
2. 第二句"寂寂歌梁,无计留归燕"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无限思念之情,歌梁上没有鸟儿停留,意味着没有归来的燕子,暗示了离别之苦。
3. 第三句"十二曲阑闲倚遍"表现了诗人在回忆中的倚栏长吟之态,思绪回荡在十二曲阑之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4. 第四句"一杯长待何人劝"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宴会的渴望,等待着有人来劝诗人喝酒,也暗示了诗人在寂寞中的无奈。
5. 第五句"不识当年桃叶面"描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不再能认出当年的桃叶面孔,暗示岁月的流转,人事已非。
6. 第六句"吟咏佳词,想像犹曾见"表达了诗人对佳词吟咏的热爱和对诗人的想象,回忆起过去的风采。
7. 第七句"两桨往来风与便"描绘了江湖中的画面,船只在江湖上往来穿梭,风与行舟相便,给人一种宁静和自由的感觉。
8. 最后一句"湖平月上江如练"以湖水平静、月光如练的景象作为诗歌的结尾,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江湖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诗歌创作、友谊和人生意义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禅意和富有情感的美感。整首诗词流畅自然,充满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贺铸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独到观察。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水边移得已伤根,枝叶如枯生意少。主人不使荒秽侵,遂长琅玕胜凡草。
暖日傍帘晓,浓春开箧红。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巧著金刀力,寒侵玉指风。娉婷何处戴,山鬓绿成丛。
一派银河似练横,浅深波浪浸天青。夜阑忽有风吹动,摇漾南箕北斗星。
长乐才闻一叩钟,百官初谒未央宫。金波穆穆沙堤月,玉树琤琤上苑风。香重椒兰横结雾,气寒龙虎远浮空。嗟余索米无人问,行避霜台御史骢。
新剖牙璋出护军,使车归养指江濆。采衣楚国老莱子,白首长安万石君。虎眼波狂征棹忽,鲈鱼鱠美寿杯醺。东南极目无氛祲,不假横戈看阵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