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将宠辱齐,往往亦凄凄。
白日知丹抱,青云有旧蹊。
嗜咸凌鲁济,恶洁助泾泥。
风雨今如晦,堪怜报晓鸡。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中文译文:痛苦,常常也是凄凉的。美好的事物随时都有可能消失,过去的辉煌也会逐渐消散。追求名利的人常常将渴望和失望交织在一起,贪图享受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如今的风雨是黑暗的,只有清晨的鸡鸣才能温暖人心。
诗意:这首诗表达了唐代诗人韩偓对人生的痛苦的思考与感叹。他认为人的一生往往是充满了忧伤和苦难的,即使是享受美好时光的人,也难免会遭受磨难和挫折。他以凄凉的语言描绘了现实世界的困苦和黑暗,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
赏析:这首诗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抒情的语言,带领读者体验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诗人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宠辱和凄凉对立起来,突出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和不可预测性。他通过描绘白日知丹抱、青云有旧蹊等意象,强调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以及过去时光的追忆。同时,诗人又揭示了人们追求名利的痛苦和困境,以及现实世界的黑暗和艰难。最后他用堪怜报晓鸡的形象来表达对黎明和希望的渴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感悟,道出了人生的无奈和苦难,以及对美好和希望的向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