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除夜》

永怀难自问,此夕众愁兴。
晓韵侵春角,寒光隔岁灯。
心燃一寸火,泪结两行冰。
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升。

作者介绍

方干,字雄飞,新定人。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始举进士。谒钱塘太守姚合,合视其貌陋,甚卑之。坐定览卷,乃骇目变容。馆之数日,登山临水,无不与焉。咸通中,一举不得志,遂遯会稽,渔于鑑湖,太守王龟以其亢直,宜在谏署,欲荐之,不果。干自咸通得名,迄文德,江之南无有及者。殁后十余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请赐一官,以慰其魂,干其一也。后进私謚曰玄英先生,门人杨弇与释子居远收得诗三百七十余篇,集十卷。今编诗六卷。

作品评述

诗词《除夜》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除夜这一特殊时刻的思考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可以为:
永远纠结,不能问自己,
除夜这时愁事更多。
晨光侵入冬角,
寒光透过年灯。
心中燃起一寸火,
眼中冻结两行冰。
阳光温暖并不远,
太阳即将再次升起。

诗词中的“除夜”指的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除夕。诗词以对除夜的思考为主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纠结和焦虑。他认为除夜这个特殊的夜晚,不仅是所有愁事聚集的时刻,也是寒冬和新年灯火的交汇之时。

诗词中提到了晨光侵入冬角和寒光透过年灯,描绘了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冬天的角落以及从年灯中透出的冰冷的光芒。这些景象与诗人内心的纠结相呼应,形成了寒暖对比的意象。

诗词最后一句“煦育诚非远,阳和又欲升”表达了希望和盼望的情感。诗人认为坚持诚实和正直的信念并不遥远,太阳即将再次升起,带来新的希望和温暖。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对除夜的思考为主题,通过寒冷与温暖、愁苦与希望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扰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 《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挽词三首》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 《胡广文以直养名堂余举伊川之说问之往反数十》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 《晓过灵石》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 《春词》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 《怀甘叔异曲江庵寄叔异》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 《句》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