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觉禅门气味长。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赠终南兰若僧
北阙南山是故乡,
两枝仙桂一时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
始觉禅门气味长。
中文译文:
送给终南山的兰若僧
北方皇宫和南方山岳是我的故乡,
两株灵秀的仙桂花同一时间开放。
僧人啊,你并不知道我是谁,
直到这时,才感觉到禅宗的气息长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送给终南山的兰若僧的赠诗,诗人讲述了自己的故乡和禅宗的感悟。
首先,诗人认为北方皇宫和南方山岳都是他的故乡,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北方和南方的无限思念之情。北阙指的是皇宫,南山则是终南山,终南山是唐代道教圣地,也是禅宗发源地之一。诗人以北阙和南山来象征北方和南方,表达了他对两个地方的深厚情感。
其次,诗中提到两株仙桂花同时开放。仙桂是一种花卉,有灵秀、清香的特点。两株仙桂同时开放,形成了一种隐喻,意味着两个地方(北方和南方)同时拥有美好,同时被诗人思念。
最后,诗人称呼这位僧人为休公。休公可能是诗人在北方皇宫时的友人、同僚,但是因为禅门的修行,休公已经不再认识诗人。诗词中的语言简练、含蓄,让人对休公的身份及背景产生好奇。
整首诗抒发了杜牧对家乡和禅宗的思念之情,同时描绘了北方和南方的美好景色,以及诗人对于禅门气息的领悟。诗中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杜牧独特的才华和感悟。
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
白首归看旧种公,十年相别此相逢。近疎面会因多雨,似隔天涯只一峰。数树绿烟铺薜荔,半池红露泣芙蓉。故乡迢递故人少,江北江南思万重。
得得朱输到此山,迟留共爱此幽閒。人生胜事惟行乐,休问黄梁一爨间。
父母非亲亲是谁,双眸烱烱带双眉。含元殿上不相识,正是岷峨相见时。
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酒痕衣上杂莓苔,犹忆红螺一两杯。正被绕篱荒菊笑,日斜还有白衣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