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
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
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
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咏宣州笔》是唐代耿湋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赞美了宣州笔工艺的精湛和独特之处。
诗中描述了宣州笔的特点: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宣州笔用竹制作笔杆,通体洁白,手感凉爽,因此显得虚虚懊悔;笔尖极细,纤毫难以计其重量。这些特点使得宣州笔在制作上独具匠心,极具触感。
诗中还提到了宣州笔的用途: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宣州笔的线条流畅清晰,书写起来笔法准确,变化丰富。用宣州笔作画或写字,可以将影像真实地展现在纸上。
最后两句“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表达了宣州笔的独特之处和价值。用宣州笔书写或绘画时,笔尖落在纸上,如风般轻盈而准确,使人如置身于画面之中。在纸面上,艺术之美得以流露,而舍弃宣州笔,继续从事丹青与文学创作的话,将会损失了这种独特的美感和表现力。
总之,这首诗歌以简洁的词句,生动地表达了宣州笔的特点和价值,将笔的制作工艺与文化创作紧密结合,赞美了宣州笔的独特之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