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访但寻钟,门寒古殿松。
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
事惬林中语,人幽物外踪。
吾庐幸接近,兹地兴偏慵。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僧院(得浓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以及诗意的赏析:
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僧院(得浓字)
相互访问,只寻钟声,门前寒风吹古殿的松树。
弹琴声唤醒暮色中的美酒,拉开帘幕引领诸峰飘动。
谈论恬淡的林中言语,人在幽静之中,物超尘世的踪迹。
我幸得接近吾庐,这地方使人情感愈发懒散。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阎防崇济寺的僧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清幽境地的赞美。诗人通过寻钟、古殿松树、琴酒和帘幕等景物,勾勒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首句“相访但寻钟”,写出诗人之间的互相探访,但却只追寻钟声,暗示诗人内心对宁静的渴望。接着“门寒古殿松”,通过描写松树和古殿,创造了一幅寒冷、古朴的画面,强化了诗中的幽静氛围。
第二句“弹琴醒暮酒”,展示了诗人在这片宁静之地放松的场景,抚琴与美酒相伴,彰显了生活的惬意。而“卷幔引诸峰”则展现了诗人拉开帘幕引领着眼前的山峰,暗示诗人与自然的交融。
第三句“事惬林中语”,诗人与僧人在林中愉快地谈论,传达出宁静与恬淡的心境;“人幽物外踪”,则表现出在幽静之地超越尘世烦忧的情景。
最后两句“吾庐幸接近,兹地兴偏慵”,表现了诗人对这片僧院的喜爱与向往,这里的环境使他的情感变得更加懒散,愿意停留在这种宁静之中。
整首诗以清幽、宁静的场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深山僧院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与喜悦之情。这种对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是唐代文人时常表达的心境之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