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掖重云开曙晖,北山疏雨点朝衣。
千门柳色连青琐,三殿花香入紫微。
平明端笏陪鹓列,薄暮垂鞭信马归。
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岩下偃荆扉。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西掖省即事》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朝廷官员在西掖(宫廷中的一处行政区域)内的场景和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西掖重云开曙晖,
北山疏雨点朝衣。
千门柳色连青琐,
三殿花香入紫微。
平明端笏陪鹓列,
薄暮垂鞭信马归。
官拙自悲头白尽,
不如岩下偃荆扉。
诗意是描述了一天的开始和结束,以官员日常事务的变化为主题,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和对比,表现了官员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角度刻画了朝廷官员的日常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宫廷建筑和官员行为的描绘,揭示了官员的担忧和无奈。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早晨的场景,西掖的浓云逐渐散开,曙光照耀着宫廷,北山上的雨点洒在官员的衣袍上。这一描写显示出了朝廷的繁忙和早晨的喧闹。
接下来的两句以对比的方式描写了官员的官场生活。千门之内,柳色青翠连绵不断,以低矮的墙壁和花草装饰着,形成了静谧而美丽的景象,而在三殿(皇宫内的三个重要殿堂)中,花香扑鼻,馥郁而又娇艳。这个对比展示了官员们在朝廷中繁忙而庄重的生活,以及他们奉行的职责和尊重的礼节。
下半部分描述了官员的一天的开始和结束。在平明时分,官员们头戴笏(一种仪仗用的帽子)排列整齐,陪同皇帝上朝,展示了他们的责任和严肃;到了薄暮时分,官员们垂下鞭子,骑马返回家中,寄托了他们劳累了一天的心情。
最后两句揭示了官员对自身的不满和无奈。将自己的官位看作是官员生活的一部分,表达出他们对官场的疲惫和对功利的嘲讽。不如岩下偃荆扉,暗示了官员认为与其继续忍受官场的辛苦和虚伪,还不如过简朴而自由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对比,展示出了唐代官员的特殊身份和矛盾心理。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生活及自身的深思和无奈。
总之,岑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洞察,将朝廷官员的生活与他们的心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传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真实生活的向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