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
诗名徒自振,道心长晏如。
想兹栖禅夜,见月东峰初。
鸣钟惊岩壑,焚香满空虚。
叨慕端成旧,未识岂为疏。
愿以碧云思,方君怨别馀。
茂苑文华地,流水古僧居。
何当一游咏,倚阁吟踌躇。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寄皎然上人》是唐代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了一个名叫皎然的僧人,他寄人篱下,与自然相依相伴。诗中描述了他的居所被雪覆盖,然而他依然保持着安静与宁和的心态。他在禅室中,看到东方山峰上的月亮初升,鸣钟声在山谷中回荡,他燃烧香烟,静静地思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皎然僧人的景仰和敬佩之情。皎然在世俗纷扰中保持清净淡泊的修行态度,他的隐居之地象征着心灵的净土。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皎然僧人的羡慕,希望能有机会与他一同游荡在美丽的花园中,一起吟诗作画。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皎然的清静生活和对修行道路上的向往,寄托了作者对自由自在、宁静心境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语言都非常精巧,将自然景观与人内心的感受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许我登龙尚未还,作诗更为谒梅山。如何威惠推千载,犹使英雄困八蛮。神不提身归虎帐,鬼须擘口动龙颜。聪明傥为扶宗社,愿借风雷顷刻间。
三百六十滩水清,桃花春浪近来生。催归不待临歧语,夜夜子规啼到明。
松上闲云石上苔,自嫌归去夕阳催。山门握手无他语,只约今冬看雪来。
中原表表日星垂,积善传家泗水湄。一瓣心香邹国庙,八分手笔峄山碑。检身粹行言相应,报国精忠孝可移。千万人中无一二,庭闱偕老及期颐。
我与黄面老汉,有千古不忘之恨,甚欲烂槌一顿。今日因甚放过,老不以筋力为能。
吴越水为国,行师利舟战。夫差开此河,艅艎试亲练。十万凌潮儿,材比佽飞健。鼓棹激风涛,扬舲逐雷电。当时意气盛,谓已无句践。鸥避去沙洲,龙愁闭渊殿。恃强非伯图,倏忽市朝变。台上失娇姿,泉间掩惭面。至今西山月,恨浸秋一片。犹有网鱼人,时时得沉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