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五经赵随登科授广德尉》

明经有清秩,当在石渠中。
独往宣城郡,高斋谒谢公。
寒原正芜漫,夕鸟自西东。
秋日不堪别,凄凄多朔风。

作者介绍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送五经赵随登科授广德尉》
岁暮汀洲上,寒沙见天涯。
长道连青海,归轩入白霞。
尘心谒紫府,飞尚赴风华。
壮志气凌云,甘征赴北邙。
兄官去离居,亲爱动乡防。
事肇邦难托,心闲愿山房。
会同将相位,供养文章堂。
孤一奉秋郭,绵蛮寒地苍。
又闻意已远,且喜言荣昌。
安能摄大任,雷霆司命强。

中文译文:
岁暮之际,站在汀洲之上,寒沙渺渺现天涯。
长途连贯青海,凯旋而入白霞之中。
心怀世俗之尘,谒见紫禁之府,翱翔于社稷之华。
壮志意存云端,甘愿征战北邙山之巅。
兄长举家离去,亲人忧心护邦边。
国事未稳难托付,岁月之间心境宁静山居之愿望。
相会同官,供奉文章之堂。
孤一人独自执掌秋郭之邦,绵蛮之寒地苍天。
又闻兄长决断已远,且喜一席之荣耀昌隆。
如何担负重任,雷霆之命早已刚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五经赵随登科授广德尉的作品。诗人用细致的描写,展现出赵随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志向踏上了官场之路,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关切。

诗人通过描述岁暮汀洲、寒沙天涯等景象,渲染出离别的凄凉和辽阔,给读者一种深沉而悲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赵随登科的喜悦和对他前程的祝福,同时也对他背负重任的决心表示敬佩。

其中,“明经有清秩,当在石渠中”一句指的是赵随通过对五经的研读,有望在中央机关(石渠)获得清晰的官职。

整首诗通过音韵、押韵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句流畅、抑扬顿挫,给人以汹涌澎湃之感。同时,通过诗人对官场和家族关系的揭示,反映出时代背景下士人们的忠诚和不容易的奋斗历程。

这首诗词描绘了士人辞官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登科官员的祝福和美好愿望,同时也勉励他们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和力量。诗歌既有壮志豪情,又有离愁别绪,从中可以感受到唐代士人追求功名和理想的热情和决心。

  • 《香林》

    日月岩头古翠埋,绵云深隔洞门开。苍藤随石无根活,灵杞何年有种栽。气凝野烟疑麝过,暖熏山雨误蜂来。空亭谁领幽芬坐,云鹤同行损绿苔。

  • 《得祠》

    十年梦不到清都,云满寒蓑雪满颅。一片青山一黄犊,底须更着旧称呼。

  • 《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 《句》

    轩窗眼界开。

  • 《菩萨蛮》

    银城远枕清江曲。汀洲老尽蒹葭绿。君上木兰舟。妾愁双凤楼。角声何处发。月浸溪桥雪。独自倚阑看。风飘襟袖寒。

  • 《寄庾侍郎》

    一双华亭鹤,数片太湖石。巉巉苍玉峰,矫矫青云翮。是时岁云暮,淡薄烟景夕。庭霜封石棱,池雪印鹤迹。幽致竟谁别,闲静聊自适。怀哉庾顺之,好是今宵客。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