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
日夕见乔木,乡关在伐柯。
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
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归至郢中》
中文译文:经过海峤的远航,归舟回到山阿。日夕间见到高大的乔木,乡关旁伐柯。忧愁像江水的流去,喜悦像进入郢门的繁多。左右看着桑树和土地,依然是我熟悉的家乡。
诗意: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远游后归至家乡郢中的心情。诗人经过海峤远航,终于乘船回到了家乡山阿。在家乡的日夕间,他看到了熟悉的乔木和乡关旁的伐柯。他的忧愁随着江水的流去,更多的喜悦则是进入郢门的多样。诗人左右看着熟悉的桑树和土地,感叹这依然是他熟悉的家乡。
赏析:这首诗清新简洁,通过描绘诗人回到家乡的情景,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深依恋和温情。诗中使用了江水的比喻,将诗人的忧愁随江水的流去,表达了他在家乡得到了治愈和安抚。诗人察觉到家乡的变化,但依然能够看到熟悉的桑树和土地,这体现了家乡在变迁中的坚守和延续。整首诗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情和欢喜,读来让人感受到温暖与喜悦。
眼明双白鹭,身隐一黄牛。玉辔章台陌,可怜供百忧。
白羽青丝手自持,双鞬锦领步兵随。几番欲到伊吾北,笑杀曹儿行路迷。
鸣驺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回。常日锦囊犹有句,况从三十六峰来。
决胜无遗策,辞天便请缨。出身唯殉死,报国且能兵。受命麒麟殿,参谋骠骑营。短箫催别酒,斜日驻前旌。义勇千夫敌,风沙万里行。几年丹阙下,侯印锡书生。
江南雪里花如玉。风流越样新装束。恰恰缕金裳。浓熏百和香。分明篱菊艳。却作妆梅面。无处奈君何。一枝春更多。
折筍肥梅飣坐,涎蜗斗蚁上梁。雨工莫贾余勇,留乖稻花半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