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引春来,手擎春住。
芳心一点谁分付。
微歌微笑蓦思量,瞥然抛与东流去。
带润偷拈,和香密护。
归时自有留连处。
不随烟水不随风,不教轻把刘郎误。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诗词:《踏莎行(郊行,值游女以花掷水,余得之,戏作此解)》
朝代:宋代
作者:张炎
花引春来,手擎春住。
芳心一点谁分付。
微歌微笑蓦思量,瞥然抛与东流去。
带润偷拈,和香密护。
归时自有留连处。
不随烟水不随风,不教轻把刘郎误。
中文译文:
花儿吸引着春天的来临,手中捧着春天住下。
芳香的心思谁来分付。
轻声歌唱微笑,突然间思绪万千,眨眼间随东流而去。
带着水珠偷偷摘取,用花香密密地保护。
回归的时候总有留连之处。
不随着烟水流动,不随着风飘散,不让轻浮的女子误认为是刘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炎创作的《踏莎行》,在题目中他解释说这是在郊外游玩时,看到一位游女将花朵抛向水中,他拾取花瓣后用戏谑的口吻创作了这首诗。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绘花引春来、手擎春住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花的赞美。花的吸引力让春天降临,而作者则手中捧着春天住下,将春天的美好抓在手中。
诗中出现了“芳心一点谁分付”,表达了花的芳香心思无法归属于任何人,是自然而然的存在。作者通过“微歌微笑蓦思量”的描写,展示了他在欣赏花的美丽时所产生的思考和感慨。然而,这些思绪又瞬间被抛弃,随着东流流逝。
接下来的两句“带润偷拈,和香密护”,描绘了作者偷偷摘取花瓣并用花香保护的情景。这种动作充满了趣味和戏谑,向读者展示了作者的幽默风趣。
最后两句“归时自有留连处,不随烟水不随风,不教轻把刘郎误”表达了归途中的思念和期待。作者希望归去的时候可以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和情感的纽带。他强调自己不会像烟水一样随波逐流,也不会像风一样轻浮,不会让轻率的女子将他误认为是刘郎(即轻浮的男子)。
整首诗以欢快、轻松的语调展现了作者对春天和花的喜爱,同时流露出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和对轻浮的拒绝。通过描写花的美丽和作者的思考,诗中蕴含了对生命短暂而珍贵的思考,以及对真情和真实性的追求。
樗园谁子言殊允,作诗作贼事相等。苦心取境破天悭,妙手穿窬探椟蕴。化工意态秘自珍,讵知天定还输人。偶然漫与愁花鸟,厅绝诗成泣鬼神。此中窃亦分钩国,狡狯偷天比狐白。诛求造物不伤廉,岂复贪多须戒得。偷势终看落下乘,卑无高论皎然式。昌黎窥盗向陈编,太息佳人为钝贼。
奔逸闻千里,飞腾见九迁。禁途才咫尺,玉节屡回旋。看即自天下,催归夜席前。如怜落鸢外,为遣反驱边。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忆昔京华聚首时,大兄常念阿连痴。别来相望天涯远,长诵对床风雨诗。
歌阕樽残恨起偏,凭君不用设离筵。未趋雉尾随元老,且蓦羊肠过少年。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徒然。羽书正急征兵地,须遣头风处处痊。
坐恐三更至,流年此夜分。客心无限事,愁雨不堪闻。灞上家殊远,炉前酒暂醺。刘郎亦多恨,诗忆故山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