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槎枯,田荒玉碎。
夜兰秉烛惊相对。
故家人物已无传,一灯却照清江外。
色展天机,光摇海贝。
锦囊日月奚童背。
重逢何处抚孤松,共吟风月西湖醉。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踏莎行(跋伯时弟抚松寄傲诗集)》是宋代诗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落槎枯,田荒玉碎。
夜兰秉烛惊相对。
故家人物已无传,一灯却照清江外。
色展天机,光摇海贝。
锦囊日月奚童背。
重逢何处抚孤松,共吟风月西湖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心灵中的孤独与失落感。水已经退去,船已经破损,田地荒芜,美玉也碎裂了。在夜晚,诗人举着灯笼,与夜兰花对视。他惊讶地发现,他曾经熟悉的家乡已经没有了曾经的人物,只有一盏孤灯还照亮着江外的清风。色彩展示了宇宙的奥秘,光芒摇曳如海贝。锦囊中装载着日月,却由一个无名的童子背负着。诗人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再次相遇孤独的松树,一起吟唱风月之美,陶醉在西湖的景色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水落和船破象征着诗人处境的艰难和无助,田地荒芜和玉碎则传达了他对故乡和美好事物的失落。夜兰秉烛惊相对的场景,强调了诗人寂寞的状态,与过去的人事物相比,他只能与夜兰花相对而立。一盏孤灯照亮江外的清风,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色彩展示了宇宙的奥秘和辽阔,光芒摇曳如海贝,给人一种美好的想象和遥远的憧憬。锦囊中的日月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由童子背负则暗示着年少时对未来的憧憬和承担。诗人最后表达了对重逢的期待,希望能够再次相遇孤独的松树,共同吟唱风月之美,在西湖的景色中陶醉。
整首诗词以孤独、失落为主题,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渴望。诗人的笔触细腻而凄美,给人一种深沉而动人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旅程中的苦闷和思考。
樗园谁子言殊允,作诗作贼事相等。苦心取境破天悭,妙手穿窬探椟蕴。化工意态秘自珍,讵知天定还输人。偶然漫与愁花鸟,厅绝诗成泣鬼神。此中窃亦分钩国,狡狯偷天比狐白。诛求造物不伤廉,岂复贪多须戒得。偷势终看落下乘,卑无高论皎然式。昌黎窥盗向陈编,太息佳人为钝贼。
奔逸闻千里,飞腾见九迁。禁途才咫尺,玉节屡回旋。看即自天下,催归夜席前。如怜落鸢外,为遣反驱边。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忆昔京华聚首时,大兄常念阿连痴。别来相望天涯远,长诵对床风雨诗。
歌阕樽残恨起偏,凭君不用设离筵。未趋雉尾随元老,且蓦羊肠过少年。七叶汉貂真密近,一枝诜桂亦徒然。羽书正急征兵地,须遣头风处处痊。
坐恐三更至,流年此夜分。客心无限事,愁雨不堪闻。灞上家殊远,炉前酒暂醺。刘郎亦多恨,诗忆故山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