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被长洲。
吴江拍岸流。
忆故家、西北高楼。
十载客窗憔悴损,搔短鬓、独悲秋。
人在塞边头。
断鸿书寄不。
记当年、一片闲愁。
舞罢羽衣尘面,谁伴我、广寒游。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糖多令(吴江中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汪元量。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莎草被长洲。
吴江拍岸流。
忆故家、西北高楼。
十载客窗憔悴损,搔短鬓、独悲秋。
人在塞边头。
断鸿书寄不。
记当年、一片闲愁。
舞罢羽衣尘面,谁伴我、广寒游。
中文译文:
莎草覆盖着长洲。
吴江拍打着岸流。
怀念故乡,遥望西北高楼。
十年来客窗憔悴残破,指尖抚摸着短发,独自悲叹秋天。
身在边塞之头。
断鸿书信无法寄出。
记得往昔时光,那一片闲愁。
舞罢羽衣尘满面,谁与我同行广寒之游。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乡背井之人思乡的心情。诗人汪元量身处长洲,眺望吴江的江水流动,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故乡的高楼。十年来漂泊在外,客房的窗户已经破损,指尖抚摸着短发,独自忧伤地迎接秋天的到来。他身处边塞之地,无法寄出断鸿书信,回忆起往昔的时光,那种闲愁依然存在。舞罢之后,羽衣上沾满了尘土,他孤独地在广寒之地游荡,不知有谁与他同行。
赏析:
《糖多令(吴江中秋)》以细腻而凄美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汪元量的离乡之苦和思乡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莎草、吴江和高楼,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客窗、鬓发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长期漂泊在外的辛酸和孤独。诗人无法寄出断鸿书信,体现了他与故乡和亲人之间的隔阂和思念之情。最后的羽衣和广寒之游,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宁静和安宁的向往,同时也象征着他的孤独和无依无靠。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离乡思乡之情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忧愁和对家乡的眷恋。
鹤残篱外笋,鼠舐墨中胶。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绝怜月殿好根荄,流入人间次第开。只有君家双种好,馨香曾达九天来。
飘风暴雨可思惟,鹤望巢门敛翅飞。吾道之宗正可依,万物之先数在兹,不能行此欲何为。
蛮触封疆日勍敌,金丹不疗膏肓疾。抖擞风埃发诗骨,参差头角崭然出。老夫所志在大雅,诸子政须勤帝籍。三叹变风我心恻,箾韶忍受淫哇屈。岂不见渭川千亩拂云长,前日手栽数寸碧。苟得其养终巨世,勿玩流光生厌射。世间浅者无远识,如兽系足鸟摧翼。伯乐眼空冀北群,汤鼎坐吊淮
朝来暮还去,寒潮不曾住。江水亦有情,佳期岁番误。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