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浣溪沙(赵阁学饷蝤蛑酒春螺)》

半壳含潮带靥香。
双螯嚼雪迸脐黄。
芦花洲渚夜来霜。
短棹秋江清到底,长头春瓮醉为乡。
风流不枉与诗尝。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作品评述

《浣溪沙(赵阁学饷蝤蛑酒春螺)》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壳含潮带靥香。
双螯嚼雪迸脐黄。
芦花洲渚夜来霜。
短棹秋江清到底,
长头春瓮醉为乡。
风流不枉与诗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浣溪沙的景象,将一些自然元素与生活情趣相结合,表达出诗人的感慨和情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语言展示了浣溪沙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具体分析:

1. "半壳含潮带靥香":这句描述了蝤蛑(一种螺类)的特点,半壳含有湿润的潮气,同时散发出一种芳香的气息。通过描写蝤蛑的形象,诗人营造出浣溪沙的清新和宁静的氛围。

2. "双螯嚼雪迸脐黄":这句描绘了蝤蛑的动作,它们用双螯咬食,雪白的螺肉迸溅出黄色的汁液。这种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蝤蛑的生活状态,也给人以活泼的感觉。

3. "芦花洲渚夜来霜":这句描述了夜晚的景象,芦花洲渚上的露水在寒冷的夜晚结霜。这样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和静谧。

4. "短棹秋江清到底":这句描绘了秋天的江水,短小的船桨搅动下,秋江水清澈见底。这一景象传递出江水清澈透明的美丽,也与前文的秋天意象相呼应。

5. "长头春瓮醉为乡":这句描述了诗人喜爱美酒的情感。长头指的是酒瓮,春瓮则指的是装满春酒的酒瓮。诗人沉醉于自己制作的美酒之中,将酒作为家乡的寄托,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风流不枉与诗尝":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风流和诗意生活的追求。诗人认为,能够品味风流事物并将其融入诗歌中是一种有价值的体验,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浣溪沙的景色和生活琐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优雅生活的赞美,展示了他对诗意与风流的追求和向往。

  • 《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挽词三首》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 《胡广文以直养名堂余举伊川之说问之往反数十》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 《晓过灵石》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 《春词》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 《怀甘叔异曲江庵寄叔异》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 《句》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