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
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
狼吻不甘春哨血刃,马蹄又踏寒滩入。
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
连帅是,并州_。
宾佐有,雍丘逖。
赖因人成事,同心却敌。
见说陈尸三十里,投鞍委甲如山积。
待老臣、为作岘樊铭,_诸石。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满江红(得襄阳捷)》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得襄阳捷)
千古襄阳,天岂肯,付之荆棘。
宸算定,图回三载,一新坚壁。
狼吻不甘春哨血刃,马蹄又踏寒滩入。
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
连帅是,并州_。
宾佐有,雍丘逖。
赖因人成事,同心却敌。
见说陈尸三十里,投鞍委甲如山积。
待老臣,为作岘樊铭,_诸石。
中文译文:
千古襄阳,天岂肯将其交付给荆棘?
皇帝已经决定,计划回复三年之久,重新巩固城墙。
狼群的吻不愿意放弃春天的哨兵,马蹄再次跨过寒冷的滩涂。
向着下洲,一声鼓响,扫平群胡,三军的力量。
连同将帅在内,都是并州的勇士。
有许多忠诚的辅佐,雍丘逖是其中之一。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人民的努力,他们同心协力对抗敌人。
据说陈尸的敌人堆积了三十里,投降的战马和甲胄如山般堆积。
等到我年老时,为了纪念在岘樊取得的胜利,我会在各处立碑。
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得襄阳捷)》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襄阳保卫战的胜利。襄阳是当时的重要战略要地,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千古襄阳"的描述中。诗人表达了对保卫襄阳的决心和信心,即使天命不容许,也要坚守城池,重新修筑坚固的城墙。他描述了战场上的惨烈景象,狼群的吻象征敌人的凶狠和残忍,而马蹄踏过寒滩,则暗示着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勇猛。在三军的协力下,胡寇被击败,连同将帅和勇士们一起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
诗中提到的"连帅是,并州_",可能是指将帅们的名字或地名,由于文献记载不完整,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内容。"宾佐有,雍丘逖"则表达了将帅身边有忠诚的辅佐,其中雍丘逖可能是一位重要的谋士。
在诗的最后,诗人提到了陈尸的景象,描绘了战场上敌人的惨状。投降的敌人的战马和甲胄如山般堆积,形容了战场的残酷和胜利的辉煌。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争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保卫家园和国家的决心与信心,赞美了将士们的勇猛和人民的团结一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胜利的庆贺和对英勇战士的敬意。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和激情澎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人民在保卫家园和国家利益方面所表现出的坚定意志和无畏精神,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闻君仙袂指洪涯,我忆情人别路赊。知有欢娱游楚泽,更无书札到京华。云间驿阁连江静,春满西山倚汉斜。此处相逢应见问,为言搔首望龙沙。
□公三十岁,死守汉阳城。焉得江陵阃,能支鄂渚兵。椿庭才不起,槐府已无情。最恨木绵鬼,乾坤一掷轻。
先生受用晚萧然,日晏厨荒突未烟。说与儿童休懒觅,摘来丹实可加笾。
寥落留三径,柴扉对楚江。蟏蛸集暗壁,蜥蜴走寒窗。松盖欹书幌,苔衣上酒缸。平生断金契,到此泪成双。
枕上还乡枕上回,更更点点把人催。雨将苔砌滴到晓,风拣荻帘疏处来。每到凋年每多感,不教睡眼不曾开。来霄我识华胥路,莫近茶瓯近酒杯。
三月春将尽,空房妾独居。蛾眉愁自结,鬓发没情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