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咫尺神州,几番得失孙刘手。
山河天险,东南牖户,钺何轻授。
泪落碑存,鹤归城是,不堪回首。
喜大堤草色,镇长春在,羊与陆、孰能否。
风景依然吾有。
柳营深、铁衣闲昼。
摩云胜气,追戎马足,走蜚狐口。
往事纷纷,付之蛮触,相忘庄叟。
有人焉,中夜闻鸡,剑光正烛牛斗。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水龙吟(和韵)》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龙吟(和韵)》
荆州咫尺神州,几番得失孙刘手。
山河天险,东南牖户,钺何轻授。
泪落碑存,鹤归城是,不堪回首。
喜大堤草色,镇长春在,羊与陆、孰能否。
风景依然吾有。柳营深、铁衣闲昼。
摩云胜气,追戎马足,走蜚狐口。
往事纷纷,付之蛮触,相忘庄叟。
有人焉,中夜闻鸡,剑光正烛牛斗。
诗词的中文译文:
荆州近在咫尺,神州几经兴衰在孙刘之手。
山河地势险要,东南的窗户,如何能轻易掌握。
泪水洒在碑上,鹤归城中,不忍回首。
喜欢大堤上的青草,城中的春天,羊与陆,哪个能胜出。
风景依然属于我。柳营深处,铁衣闲置于白天。
摩挲云彩,追逐战马的足迹,逃离狐狸的嘴巴。
往事纷纷扰扰,留给蛮夷去触碰,互相忘记庄辞。
有人在那里,半夜听到鸡鸣,剑光如明烛照牛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荆州为背景,描绘了作者所处的时代动荡和个人经历。诗人通过表达对神州的思念、对历史的回顾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生活的深思。
诗的开头,“荆州咫尺神州”,表达了作者对荆州的亲近感,同时将荆州与整个神州相联系,突显了诗人对神州大地的热爱之情。接下来,提到“几番得失孙刘手”,指的是历史上几次朝代更迭,暗示了政治动荡和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不安。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河的险峻和窗户的位置,暗示了统治者的权力和掌控力。然而,诗人反问:“钺何轻授”,意味着这样的权力掌握并非易事。这里用“钺”表示权杖,表达了对统治者权力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如大堤上的青草和城中的春天,展现了美好的风景和生活的希望。然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羊与陆、孰能否”,暗示了对于人生的选择和取舍的疑问。这里的“羊与陆”可能是指两个地名,也可以理解为比喻,意味着人们在选择中的纠结和难以抉择。
诗末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的触动。诗人提到了过去的事情纷纷扰扰,将其交给蛮夷去触碰,表达了对历史的遗忘和对过去的释然。最后,诗人提到有人在夜间听到鸡鸣,剑光照亮牛斗,这里可能是指有人在深夜中仍然坚守和战斗,象征着对正义和英雄精神的崇敬。
整首诗以荆州为背景,以个人经历为线索,通过对历史、现实和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神州大地的热爱、对政治动荡的思考以及对人生选择和过去遗忘的反思。这首诗以豪情壮志和对生活的思考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道个炉中无火时,一团冷焰正腾辉。深深拨出一星子,未免翻成节外枝。
南楼酌酒未分襟,啅鹊啼乌亦好音。晴日倒红生笑颊,烟梧摇渌涨杯心。可堪岁月供行色,尽把江山博醉吟。不断芜湖留十日,焦峰浮玉恣幽寻。
海国梅始白,飞霜动鸣钟。寒空一片月,挂在罗浮峰。夜色不映水,清光与之同。百里皆瑶华,千林闭幽风。萧条岩际叶,嘹唳云边鸿。远客起遥念,沧波思千重。梦回明镜没,寂历闻幽蛩。
中宵不得休,常州已鸡鸣。欲知五更寒,扫霜四闻声。出门风暴起,挂席遂前征。官河沟渎耳,汹汹若未平。想见太湖中,白浪山岳倾。纡直虽有殊,高枕幸不惊。舟师尚若悔,吾身未宜轻。既无性命忧,从使嫌怨并。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九重无路扣天阍,万里何进返荜门。岁晚浓愁催白发,夜来只影落寒樽。谁令兴发水云国,独忆春归花柳村。知有笔端三昧力,试将些语为招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