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幕府有和,再用韵)》

碾就一轮玉,扫尽四边尘。
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丰神。
领略常娥体态,寂寞谪仙材调,四海岂无人。
安得金丹诀,长驻玉颜春。
镜圆明,冰样洁,水来清。
良宵难值如许,何惜且留宾。
拟唤桓伊三弄,影转画檐西畔,钟鼓趣残更。
肺腑尽霜雪,麹蘖不能醺。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水调歌头(幕府有和,再用韵)》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碾就一轮玉,扫尽四边尘。
将心净化如玉一般,将四周的尘埃扫尽。
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丰神。
洁白得如同没经历涅槃和磷火的一样,千古流传这种崇高的神韵。
领略常娥体态,寂寞谪仙材调,四海岂无人。
欣赏常娥的仪态,她孤寂地被贬谪成仙,难道四海间没有其他人能欣赏到吗?
安得金丹诀,长驻玉颜春。
如果能得到炼丹的秘诀,就能长久地保持美丽如玉的容颜,如同永葆青春。
镜圆明,冰样洁,水来清。
明亮如圆形镜子,洁白如冰雪,水来则更加清澈。
良宵难值如许,何惜且留宾。
这样美好的夜晚难得一遇,不妨留下客人共享。
拟唤桓伊三弄,影转画檐西畔,钟鼓趣残更。
设想着唤醒桓伊三次演奏,借助夜晚的影子在画檐西边转动,钟鼓声趣味盎然。
肺腑尽霜雪,麴蘖不能醺。
内心深处尽是寒冷和冰雪,就像酒麴和酒蘖无法醉人。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寂寞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常娥、玉颜、清澈的水和良宵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充实生活的渴望。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运用了玉、镜、冰雪等形象来展示清新洁白的美感。诗人通过对寂寞和渴望的表达,传递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永恒美好的向往。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

  • 《偈颂七十二首》

    道个炉中无火时,一团冷焰正腾辉。深深拨出一星子,未免翻成节外枝。

  • 《再用韵寄丁知县三首》

    南楼酌酒未分襟,啅鹊啼乌亦好音。晴日倒红生笑颊,烟梧摇渌涨杯心。可堪岁月供行色,尽把江山博醉吟。不断芜湖留十日,焦峰浮玉恣幽寻。

  • 《赋得罗浮霜月怀郑二逸人》

    海国梅始白,飞霜动鸣钟。寒空一片月,挂在罗浮峰。夜色不映水,清光与之同。百里皆瑶华,千林闭幽风。萧条岩际叶,嘹唳云边鸿。远客起遥念,沧波思千重。梦回明镜没,寂历闻幽蛩。

  • 《十二月一日使风》

    中宵不得休,常州已鸡鸣。欲知五更寒,扫霜四闻声。出门风暴起,挂席遂前征。官河沟渎耳,汹汹若未平。想见太湖中,白浪山岳倾。纡直虽有殊,高枕幸不惊。舟师尚若悔,吾身未宜轻。既无性命忧,从使嫌怨并。

  • 《柳絮》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 《次韵任元受除夕》

    九重无路扣天阍,万里何进返荜门。岁晚浓愁催白发,夜来只影落寒樽。谁令兴发水云国,独忆春归花柳村。知有笔端三昧力,试将些语为招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