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龙吟(甲申潼川玩月)》

西风吹上牛头,天涯慰此人情耳。
斜阳任晚,青山全似,故人知己。
迤逦归来,须臾懒去,桂华犹未。
待冰轮推上,梧桐树了,更儿是、点儿几。
满眼碧天如洗。
便分明、水晶宫里。
区区玩事,一觞一咏,一灯而已。
欲侍无眠,争如且恁,有无穷意。
怕嫦娥,隔窗偷看,须下却、帐儿睡。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水龙吟(甲申潼川玩月)》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风吹上牛头,
天涯慰此人情耳。
斜阳任晚,
青山全似,
故人知己。
迤逦归来,
须臾懒去,
桂华犹未。
待冰轮推上,
梧桐树了,
更儿是、点儿几。
满眼碧天如洗。
便分明、水晶宫里。
区区玩事,
一觞一咏,
一灯而已。
欲侍无眠,
争如且恁,
有无穷意。
怕嫦娥,
隔窗偷看,
须下却、帐儿睡。

诗意和赏析:
《水龙吟(甲申潼川玩月)》描绘了作者在潼川玩赏月夜的景象,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篇写到西风吹过潼川牛头山,暗示着秋天的凉意。天涯的边缘,这里指代远离家乡的地方,可通过观赏月亮来安慰人的情感。斜阳渐渐西下,青山如画,仿佛故人一样亲切。远行归来,一时懒散,桂花依然未开,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接下来,作者期待着明月的出现,当冰轮(指明月)升起时,梧桐树上的鸟儿就会鸣叫,点点星光闪烁。眼前的蓝天洁净无瑕,仿佛置身于水晶宫中。然而,这些玩赏的事物,只是区区琐事,只需一杯酒、一首诗、一盏灯就足够了。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欲侍却无法入眠,争如此时的安然宁静,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意义。作者担心嫦娥(传说中的仙女)偷窥自己,于是要关上帐篷去睡觉。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作者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岁月流转的感叹。

  • 《水调歌头(万载烟雨观)》

    江流清浅外,山色有无中。平田坡岸回曲,一目望难穷。波面轻鸥容与,沙际野航横渡,不信画图工。路入神仙宅,翠锁梵王宫。俯晴郊,增胜既,气横空。云林城市层列,知有几重重。更上危亭高几,徙倚栏干虚敞,象纬逼璇穹。要尽无边景,烟雨看空_。

  • 《輓苏黄门子由》

    静者宜膺寿,胡为忽梦楹。伤嗟见行路,优典识皇情。徒泣巴山路,终悲蜀道程。弟兄仁达意,千古各垂名。

  • 《句》

    千金常恨邻难买,一笑那知盖已倾。

  • 《十月二十日作》

    重衾又重茵,盖覆衰孏身。中夜忽涕泗,无复及吾亲。须臾残漏歇,吏报国忌辰。凌旦骑马出,溪冰薄潾潾。路傍饥冻者,颜色颇悲辛。饱暖我不觉,羞见黄州民。昔贤终禄养,往往归隐沦。谁教为妻子,头白走风尘。修身与行道,多愧古时人。

  • 《题画三首》

    江树何霏微,遥山苍翠里。秋风吹裳衣,人影桥下水。

  • 《经费冠卿旧隐》

    节高终不起,死恋九华山。圣主情何切,孤云性本闲。名传中国外,坟在乱松间。依约曾栖处,斜阳鸟自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