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沁园春(自和即事)》

雨抹晴妆,修眉镜清,寸碧翠浓。
对蒹葭尽处,丛丛烟树,池塘侧畔,面面芙蓉。
千百栖鸟,两三过雁,时有婆娑一笛风。
斜阳里,更青帘半卷,在小桥东。
佳人何日重逢。
问还肯扁舟载酒从。
笑平生劲概,寸心如铁,中年老态,两鬓成蓬。
荷锸栽蔬,腰镰刈稻,且寄西郊图画中。
空回首,望五湖鸥鹭,心事容容。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沁园春(自和即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抹晴妆,修眉镜清,寸碧翠浓。
雨水洗去了春天的妆容,修整后的眉毛清晰可见,翠绿的色彩浓郁。

对蒹葭尽处,丛丛烟树,池塘侧畔,面面芙蓉。
在蒹葭草丛的尽头,有一片片烟树,池塘的边上,盛开着一朵朵芙蓉花。

千百栖鸟,两三过雁,时有婆娑一笛风。
成千上万的鸟儿栖息其中,两三只雁鸟飞过,偶尔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

斜阳里,更青帘半卷,在小桥东。
夕阳斜照之下,半拉翠绿的窗帘在小桥的东边。

佳人何日重逢。问还肯扁舟载酒从。
美人何时才会再次相见。问她是否愿意一起乘船载着酒前行。

笑平生劲概,寸心如铁,中年老态,两鬓成蓬。
笑谈自己平生的豪情概志,内心坚定如钢,中年时的容颜已显老态,两鬓已经花白。

荷锸栽蔬,腰镰刈稻,且寄西郊图画中。
手持锄头种植蔬菜,腰间挂着镰刀收割稻谷,暂时寄住在西郊的田园风光中。

空回首,望五湖鸥鹭,心事容容。
空悠悠地回首望向五湖的鸥鹭飞翔,心情放松舒畅。

这首诗词《沁园春(自和即事)》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雨洗净了大地,花草青翠欲滴,鸟儿飞翔,笛声悠扬。诗人也表达了对美人的思念和期望,希望能够再次相见。诗人的自嘲和对中年时光的感慨也融入其中。最后,诗人放眼望去,心情宽慰。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春天和人世间情感的表达。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诗词给人一种清新、宁静、怀旧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 《项羽庙》

    平生虎力鼎可扛,愤气不作咸阳降。江东子弟累千百,谁知国士元无双。一夕楚歌四面起,伯图未就人怀邦。自古功业有再举,何不隐忍过乌江。

  • 《二月将半雨过花盛开二首》

    最怜半见或不见,更惜欲开犹未开。树远祗疑随水去,枝低还似傍人来。不堪小蕊樽前落,可忍残红砌下堆。著尽工夫春自去,不须风雨恶相催。

  • 《山店(一作王建诗)》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 《诗》

    节运时气舒。秋风凉且清。闲居心不娱。驾言从友生。翱翔戏长流。逍遥登高城。东望看畴野。回顾览园庭。嘉木凋绿叶。芳草纤红荣。骋哉日月逝。年命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收念还寝房。慷慨咏坟经。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

  • 《送孙山长谒皮参政》

    授銊天教锦故乡,公心泉石不旂常。沙堤正自恐不免,野渡安能久退藏。羡子白刘从绿野,顾予鸡犬愧旌阳。衮衣会趁春风入,野服犹堪谒道傍。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帝膺永福,功靡声有。既尊圣父,亦燕寿母。怡怡在宫,大典时受。彤管纪之,天长地久。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