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龙吟(辛亥和吴制参赋雪韵)》

元英燕罢瑶台,玉妃满地花钿委。
山川幻出,剡溪梁苑,齐宫郢里。
半点瑕无,一团和就,珠圆琼碎。
任谢家儿女,庭前争诧,盐空撒、絮风起。
夜入蔡州城里。
问官军、果谁堪比。
饮羔烹凤,众宾一笑,直聊尔耳。
塞耸玉楼,冻呵金井,属公诗史。
更须待大白,浩歌黄竹,为丰年喜。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水龙吟(辛亥和吴制参赋雪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曾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元英燕罢瑶台,玉妃满地花钿委。
山川幻出,剡溪梁苑,齐宫郢里。
半点瑕无,一团和就,珠圆琼碎。
任谢家儿女,庭前争诧,盐空撒、絮风起。
夜入蔡州城里。
问官军、果谁堪比。
饮羔烹凤,众宾一笑,直聊尔耳。
塞耸玉楼,冻呵金井,属公诗史。
更须待大白,浩歌黄竹,为丰年喜。

诗意:
《水龙吟》以描绘冬日的美景为主题,表达了对豪华宴会和乐观心态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元英燕(指冬天)离开瑶台(指春天)的景象,以及玉妃(指雪花)铺满大地的景象,展示了冬天的壮丽和美丽。诗人运用幻化山川、剡溪梁苑、齐宫郢里等景象,形容冬天的美景如梦幻般出现。诗人以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瑕疵之美、和谐一致以及丰收喜悦的赞美。

赏析:
《水龙吟》以雪景为主题,通过瑶台、花钿、山川、溪流等意象,展示了冬天的壮丽景色。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元英燕(冬天)与瑶台(春天)相对照,突出了冬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诗人以极富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雪花铺满大地的景象,使读者产生如置身其中的感受。

诗人通过描述庭前争诧、盐空撒、絮风起等景象,描绘了人们在冬天的欢乐和热闹场面。诗中还提到了夜入蔡州城,询问官军的情况,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军队战斗力的关注。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和喜悦,塑造了冬天的美好形象。诗人呼唤大白(指白天的到来),以及浩歌和黄竹的意象,表达了对丰收和喜庆的期待。整首诗以其华丽的描写和乐观的情绪,展现了冬天的独特魅力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会稽道中》

    江东名郡古无双,处处青山照玉缸。竹箭一流明客枕,芙蓉两岸夹船窗。清猿夏断稽山庙,急雨朝平孝女江。此地何须叹沦落,买臣头白始为邦。

  • 《幽居》

    旌节庭下葵,鼓吹池中蛙,坐令灌园公,忽作富贵家。浮生均一哄,事过但兴嗟。蚩蚩彼何人,欲摘空中花?墙隅蔬可挽,巷口酒可赊,疏嬾遂吾性,不卖东陵瓜。

  • 《少年游》

    江国陆郎封寄后,独自冠群芳。折时雪里,带时灯下,香面讶争光。而今不怕吹羌管,一任更繁霜。玳筵赏处,玉纤整后,犹胜岭头香。

  • 《侠客》

    仗剑一长笑,出门游四方。雄心吞宇宙,侠骨耐风霜。豺虎须擒攫,狐狸敢颉颃。大梁二壮士,千古姓名香。

  • 《忧居杜门久废笔砚兹因卜筑辄有所感不免破戒》

    平生事幽讨,性与山水便。晚岁辟三径,颇喜得地偏。远不去桑梓,近与松楸连。青山枕其后,流水绕其前。群山更簇簇,左右相周旋。栋宇虽未立,气象已足观。旁人笑我拙,空囊无一钱。何苦欲架屋,作此烦恼缘。我岂不自知,老去将终焉。游居与寝卧,安可无数椽。人生七十稀,自古

  • 《观渔舟得巨鱼》

    猛作修鳞想,观渔忆故濠。横舟排雪浪,敏手夺银刀。过熟偏宜酒,余鲜更带糟。忍穷须忍口,老矣为渠饕。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