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
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
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
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
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
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
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该诗描绘了作者在滁州旅行时登楼远眺的景色,并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
都道幻出层楼。
指点檐牙高处,
浪拥云浮。
今年太平万里,
罢长淮、千骑临秋。
凭栏望,
有东南佳气,
西北神州。
千古怀嵩人去,
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
看取弓刀,
陌上车马如流。
从今赏心乐事,
剩安排、酒令诗筹。
华胥梦,
愿年年、人似旧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滁州旅行为背景,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水景色和行人相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和旧时光的向往。

诗的开头,描述了征尘像云一样飞扬,行人相逢时都说这些楼阁都是幻像,指点指给楼阁上的檐牙,波浪翻腾,云彩飘浮。

接着,诗人提到了当前的太平时世,长江畔的战马罢休,千骑临秋,表示当时的时局相对安定。他站在楼上眺望,东南方向有美好的气象,而西北方向则是神奇的神州。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怀念了古代的嵩山人物,他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而自己却身处在楚地的尾巴和吴地的头上,感到自己的境遇有些可笑。他观察着陌上车马如流的繁华景象,心中产生了对享受愉悦事物的愿望,希望能够安排酒宴和创作诗歌。最后,他表达了对华胥梦一样的美好生活的愿望,希望年复一年,人们都能像往昔一样畅快地游历。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人事变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世沧桑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旧时光的向往。它以独特的意象和抒情的笔触,展现了辛弃疾的才华和情感。

  • 《卜算子·感旧》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 《听妓洞云歌》

    嵇叔夜,鼓琴饮酒无闲暇。若使当时闻此歌,抛掷广陵都不藉。刘伯伦,虚生浪死过青春。一饮一硕犹自醉,无人为尔卜深尘。

  • 《蒋迈说易》

    新图别义初拈出,四座皆惊昔未闻。定是胸中通象数,或于梦里见羲文。向来夫子编三绝,近世名儒说七分。自笑腐生尊古注,可能挟册便从君。

  • 《秋日题仪真寓廨时秩满俟代》

    非崖非巅,壁立苍然。野花炯炯媚朝日,樛木缭绕栖寒烟。归乎归乎,幽深此便。居乎居乎,市声昼喧。纷去住于吾心,定取舍于吾言。竹色一轩秋雨后,荷花十里晚风前。锦城不似还家乐,独立津头欲间船。

  • 《清平乐》

    仙家庭院。红日看看晚。一朵梅花挨枕畔。玉指几回拈看。拥衾不比寻常。天涯无限思量。看了又还重嗅,分明不为清香。

  • 《赠王环中》

    丹霞不蹋长安道,生涯萧条破席帽。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狮子吼。那伽定後一炉香,牛没马回观六道。耆域归来日未西,一锄识尽婆娑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