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淡芳草,烟际一鸥浮。
西湖好处,君去千里为谁留。
坐想敬亭山下,竹映一溪寒水,飞盖共追游。
况有尊前客,相对两诗流。
笑谈间,风满座,气横秋。
平生壮志、长啸起舞看吴钩。
红白山花开谢,半醉半醒时节,春去子规愁。
梦绕水西寺,回首谢公楼。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是一首宋代韩元吉创作的诗词《水调歌头(和庞祐甫见寄)》。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落日淡芳草,
烟际一鸥浮。
西湖好处,
君去千里为谁留。
坐想敬亭山下,
竹映一溪寒水,
飞盖共追游。
况有尊前客,
相对两诗流。
笑谈间,风满座,
气横秋。
平生壮志、长啸起舞看吴钩。
红白山花开谢,
半醉半醒时节,
春去子规愁。
梦绕水西寺,
回首谢公楼。
中文译文:
夕阳柔和地照在芳草上,
远处烟雾中有一只鸥鸟飞翔。
西湖的美景,
你离去千里迢迢,为了谁而停留?
坐在这里想起敬亭山下,
竹林映照在寒冷的小溪里,
我们一起乘坐船只畅游。
更何况有你陪伴在我身旁,
我们相对而坐,诗意交流。
欢笑谈笑之间,风吹满整座,
气息横溢秋天。
我一生壮志满怀,长啸起舞,观赏吴钩的英武。
红白山花开放又凋谢,
半醉半醒的时候,
春天走了,子规鸟也感到愁绪。
梦想环绕水西寺,
回首看看谢公楼。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以及诗人对离别之后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落日、芳草、烟雾和鸥鸟等自然景物,展现了离别时的无限愁绪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西湖的美景成为离别的背景,而诗人的思绪则回到了敬亭山和谢公楼等地,以此表达对离别时光和过去美好时刻的怀念。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如夕阳、芳草、烟雾、鸥鸟、竹林和小溪等,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融合,使诗词更加鲜活生动。诗人通过诗中的对话和交流,表达了内心的思念和离别的痛苦。诗词中的笑谈、风满座以及壮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离别和回忆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诗人以浓郁的离愁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展现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过去的留恋之情,使诗词充满了情感和抒发。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