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赋长短句,乃得天仙子,写呈两公,末章并发一笑
楼外轻阴春淡伫。
数点杏梢寒食雨。
少年油壁记寻芳,梁苑路。
今何处。
千树红云空梦去。
惊见此花须折取。
明日满城传侍女。
情知醉里惜花深,留春住。
听莺语。
一段风流天赋与。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诗词:《天仙子》
作者:张元干
朝代:宋代
命赋长短句,乃得天仙子,
写呈两公,末章并发一笑楼外轻阴春淡伫。
数点杏梢寒食雨。
少年油壁记寻芳,梁苑路。今何处。
千树红云空梦去。
惊见此花须折取。
明日满城传侍女。
情知醉里惜花深,留春住。听莺语。
一段风流天赋与。
中文译文:
得命赋长短句,方得到天仙子。
写呈给两位贵公,最后一章连同发出笑声。
楼外春天的阴影轻柔地等待,
几点寒食时的杏花雨。
年轻人涂抹墙壁上记载寻找芳华的往事,
梁苑的小路,现在身在何方?
千树红云已经空梦一场,
惊讶地看到这朵花必须采摘。
明天城中将传言侍女的名字。
情感告诉我,醉中更加珍惜花的美丽,
让春天停留下来,倾听黄鹂的歌声。
一段风流的才子天赋与你。
诗意和赏析:
《天仙子》是一首宋代张元干创作的诗词,以描绘春天花开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表明了作者通过赋写长短句才得到了天仙子(即这首诗),将这首诗呈献给了两位贵公,最后一章则以欢快的笑声结束。这种写作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轻快和活泼的气息。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楼外轻阴,暗示着春天的阴影正轻柔地等待着。数点杏梢寒食雨则描绘了寒食节时细雨中的杏花景象,给人以凄美的感觉。
接着,诗中出现了一个年轻人,他在壁上记录了自己寻找芳华的经历,但是现在却不知身在何方。千树红云已经成了空梦,这种描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短暂。
然而,当作者惊见此花时,他意识到这朵花必须采摘,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把握。明天满城将传言侍女的名字,这里可能暗指美丽的花将被人们所传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醉心于美好事物,惜取春花的情感。他希望春天停留下来,倾听黄鹂的歌声。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自己的风流才子的天赋与读者分享,也显示了一种自豪和自信。
整首诗以轻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春花的描写和情感表达,诗中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诗意更加深远。同时,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比喻,如楼外轻阴、寒食雨、千树红云等,增加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轻盈、欢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花开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融入了作者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一种轻快、愉悦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思考和珍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