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绡素壁,露华浓、群玉峰峦如洗。
明镜池开秋水净,冷浸一天空翠。
荷芸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
山河影里,十分光照人世。
谁似老子痴顽,胡床欹坐,自引壶觞醉。
醉里悲歌歌未彻,屋角乌飞星坠。
对影三人,停杯一问,谁解骑鲸意。
玉京何处,翠楼空锁十二。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念奴娇》是宋代作家张元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冷的丝织素壁上,露水滴珠浓郁。群山如洗,宛如洁白的玉峰峦。明亮的池塘中,秋水清澈无尘,冷冽的水倒映出碧绿的天空。荷花和芦苇摇曳,微风拂动,惊起了鱼和龙的嬉戏。在山河的倒影中,光芒照耀着人世间。谁能像老子一样沉迷固执,躺在胡床上,自斟自饮而醉。醉态中哀歌唱不完,屋角有乌鸦飞过,星星坠落。三人对影,停杯问一问,谁能理解骑鲸的心思。玉京在何方,翠楼空锁十二层。
诗意和赏析:
《念奴娇》以精细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并融入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诗人以富有艺术感的语言,描绘了寒冷的丝织素壁,露水滴珠的景象,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明亮的池塘中秋水的清澈和天空的碧绿,以及荷花和菰蒲的生机勃发,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在山河的倒影中,光芒照耀着人世间,表达了生命的辉煌和光彩。
诗中还描绘了一个饮酒作乐、自我陶醉的场景,通过老子的形象,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自我境界的向往。同时,诗人在醉态中唱出的哀歌,以及屋角乌鸦飞过、星星坠落的描写,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最后两句“三人对影,停杯一问,谁解骑鲸意。玉京何处,翠楼空锁十二。”引发了读者对玄妙的思考。诗人以三人对影、停杯一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追问。玉京和翠楼则象征着远离尘世的理想境界,但却空锁十二层,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念奴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精细描绘,融入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传达了对自由、追求和理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现实世界的思索。整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虚实相间、深入人心的美感体验。
玉简真人降,金书道箓通。烟霞方蔽日,云雨已生风。四极威仪异,三天使命同。那将人世恋,不去上清宫。羽驾正翩翩,云鸿最自然。霞冠将月晓,珠佩与星连。镂玉留新诀,雕金得旧编。不知飞鸟学,更有几人仙。上帝求仙使,真符取玉郎。三才闲布象,二景郁生光。骑吏排龙虎,笙歌
石槛山前吉驷游,故乡霞锦遍林丘。只今东府空遗庙,露立唐碑老树秋。
霜花一夜白,风叶满村黄。欲出岁华老,相思江水长。留枝庶鹊户,存蜜补蜂粮。想见山行处,开窗新酒香。
离离双鬓似秋蓬,惯逐沙鸥与断鸿。漂母矶头春水阔,扁舟何处系东风。
低腰复敛手,心体不遑安。一落风尘下,方知为吏难。公事与日长,宦情随岁阑。惆怅青袍袖,芸香无半残。赖有李夫子,此怀聊自宽。两心如止水,彼此无波澜。往往簿书暇,相劝强为欢。白马晚蹋雪,渌觞春暖寒。恋月夜同宿,爱山晴共看。野性自相近,不是为同官。
挥犀闻妙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