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朝中措(登西湖北高峰作)》

西湖烟尽水溶溶。
一笑与谁同。
多谢湖边霜菊,伴人三见秋风。
两高南北,天教看尽,吴越西东。
趁取老来犹健,登临莫放杯空。

作者介绍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周紫芝的生平

  周紫芝,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绍兴十七年(1147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为政简静,晚年隐居九江庐山。谀颂秦桧父子,为时论所嘲。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从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游,往来甚密。

  以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写离人别情:“游丝飞絮,斜阳烟渚,愁情无数。”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景物迷离。堪称难得 的上乘之作。其中“泪珠阁定空相觑”一句的用词尤其巧妙,最后这一问更是催人泪下。其他如《生查子》、《西江月》、《菩萨蛮》、《谒金门》、《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仓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诗话》一卷、《竹坡词》三卷。存词150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在南宋之初特为杰出,无豫章生硬之弊,亦无江湖末派酸饀之习。”《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六集部四云:“凡乐府诗二十七卷、文四十三卷,紫芝年过六十始通籍,而集中谀颂秦桧父子者,连篇累牍,殆于日暮途远,倒行逆施。其诗在南渡之初,则特为秀出,足以继眉山之后尘,伯仲于石湖剑南也。”

作品评述

《朝中措(登西湖北高峰作)》是宋代诗人周紫芝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登上西湖北高峰时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

诗词中文译文:
西湖的烟雾已经散尽,水面波光粼粼。我与谁人一同微笑?感谢湖边的霜菊,它陪伴我三次赏秋风。两岸的山峰,南北相对,天空尽收眼底,吴越之地,东西广阔。趁着老年犹然健康,登高游览时,别忘端起杯中美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借景抒情,通过描绘登上西湖北高峰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的开篇写道:“西湖的烟雾已经散尽,水面波光粼粼。”这里描绘了烟雾散去后的湖水清澈明亮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接下来,诗人问道:“我与谁人一同微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这美景中的孤独,也暗示了他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陪伴的渴望。

诗中出现的“霜菊”指的是秋天盛开的菊花。诗人感谢湖边的霜菊,表示诗人多次在湖边赏秋时有幸欣赏到这美丽的花朵,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感激。

诗的后半部分写到了“两岸的山峰,南北相对,天空尽收眼底,吴越之地,东西广阔。”这里通过对山峰、天空和地域的描绘,强调了诗人所在的地方的壮丽和辽阔,展现了壮丽景色和宏伟自然的底色。

最后两句“趁着老年犹然健康,登高游览时,别忘端起杯中美酒。”表达了诗人对于充实人生和珍惜时光的思考。诗人认为即便年事已高,仍然应该保持健康,积极活动,登高游览时不要忘记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且不可忘记品味杯中美酒,以此来增添生活的愉悦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于生活的思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

  • 《风急落梅》

    梅花巳是不胜癯,无赖东风特地???。狼籍玉英浑不惜,强留嫣蔕与枯须。

  • 《登高凉山谒墓》

    云气拥松楸,佳城生意幽。扫残黄叶路,奠遍绿新篘。想像音容在,瞻衣涕泗流。东迁祷灵墓,端为护行舟。

  • 《初度》

    行止由来不自如,八年初度寓僧庐。半生閒逸云无定,两鬓萧骚雪尚疎。岂原身荣如卫鹤,只惭技拙类黔驴。今朝六十从头起,数到稀年更有余。

  • 《古梅》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

  • 《偈颂二百零五首》

    妙存湛湛不为无,真照灵灵不为有。更向其间退步看,白云断处青山瘦。

  • 《句》

    三声鼓角云中见,一簇楼台海上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