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节先庚欲雪天。
玳筵围锦帐青氈。
嫖姚副帅招佳客,太守高明别乘贤。
歌宛转,舞蹁跹。
金钗十二拥婵娟。
老人南极星边住,也趁梅花听管弦。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鹧鸪天(许总管席上)》是宋代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至节先庚欲雪天。
玳筵围锦帐青氈。
嫖姚副帅招佳客,
太守高明别乘贤。
歌宛转,舞蹁跹。
金钗十二拥婵娟。
老人南极星边住,
也趁梅花听管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豪华的宴会,以及在宴会上出现的各种人物和景象。宴会处在农历十月初九的寒冷天气中。宴会的场景华丽壮观,席间摆设着华丽的帐篷和蓝色的毛毯。副帅邀请了美丽的客人,而太守高明则离开了聪明能干的人。在音乐声中,舞蹈和歌曲交织在一起,十二位华丽的女子佩戴着金钗簇拥着婵娟。即使是住在南极星附近的老人也特意前来,趁着欣赏梅花的机会聆听音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丽堂皇、繁华热闹的宴会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对比,展现了宴会的盛况和人物的形象。诗中以寒冷的天气作为背景,凸显了宴会的热闹和繁荣,也表达了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寻求温暖和享受的愿望。
诗中描绘了两个重要的人物:副帅邀请了嫖姚,而太守高明则别离了聪明能干的人。这些人物的形象与宴会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繁华世界的虚幻和人生的离合悲欢。
诗中还通过音乐、舞蹈和歌唱来衬托宴会的热闹气氛,描绘了舞蹈婵娟、歌声宛转的场景。金钗十二的描绘更加丰富了宴会的华丽和婀娜多姿。
在诗的最后两句,作者以老人南极星边住作为一个反差,将宴会的繁华与老人的孤独相对照。老人趁着欣赏梅花的机会来到这场宴会,象征着虽然年老,但仍然能够欣赏美好事物,并且对音乐有着深厚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宴会的繁华和热闹,同时也透露出人生离合和人情冷暖的主题。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群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鎔。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衡岳早来雨,湘江增绿波。小舟浮似屋,香草结为蓑。水定见鱼影,夜清闻櫂歌。悠悠百年梦,醒少醉时多。
杜宇啼时花正开。惨惨风林叫竹鸡,冥冥山路晓光微。尽在疏枝冷蕊中。一枝清峭临荒岸。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