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满庭芳》

鹏海风波,鹤巢云水,梦残身寄尘寰。
老来穷健,无闷也无欢。
随分饥餐困睡,浑忘了、秋热春寒。
清平世,闲人自在,乘兴访溪山。
渔竿。
要老伴,浮江载酒,舣棹观澜。
倩轻鸥假道,白鹭随轩。
直到垂虹亭上,惊怪我、却做仙官。
中秋月,披襟四顾,不似在人间。

作者介绍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作品评述

《满庭芳》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朱敦儒。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庭芳
庭院中花香弥漫,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鹏海风波,鹤巢云水,
诗意:诗人以鹏海风波和鹤巢云水作为自然景观的比喻,抒发了自己经历的风霜和岁月的沧桑。

梦残身寄尘寰。
诗意:诗人感慨人生如梦,自己的身体寄托在尘寰之间,意味着他对尘世的执着和对世事的无奈。

老来穷健,无闷也无欢。
诗意:诗人描述了自己老年时的境况,虽然贫穷但身体健康,没有烦恼也没有欢乐。

随分饥餐困睡,浑忘了、秋热春寒。
诗意:诗人以平常心对待饥饿和困倦,忘却了秋天的炎热和春天的寒冷。

清平世,闲人自在,乘兴访溪山。
诗意:诗人表达了对宁静平和的世界的向往,自由自在地去游历溪山,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渔竿。要老伴,浮江载酒,舣棹观澜。
诗意:诗人希望有个老伴,一起乘船载着美酒漂流在江上,观赏波光粼粼的美景。

倩轻鸥假道,白鹭随轩。
诗意:诗人借助飞过的轻盈海鸥和白鹭,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直到垂虹亭上,惊怪我、却做仙官。
诗意:诗人期待自己能够达到境界如仙官一般,在垂虹亭上领悟人生的真谛。

中秋月,披襟四顾,不似在人间。
诗意:诗人在中秋之夜仰望月亮,感叹自然的壮丽和超凡的美景,认为这样的景象已经超越了尘世的范畴。

这首诗词《满庭芳》以自然景物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平静自在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诗人传达了对尘世的矛盾与无奈,同时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 《登蜀阜二首》

    西风吹步上云衢,万竹深围一草庐。分付儿童勿轻剪,蜀溪风月正关渠。

  • 《挽伯父二首》

    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 《喜雨诗》

    祷旱何妨抵死求,分明在处有神湫。只消一念精诚格,立使风雷布九州。

  • 《绍兴祀九宫贵神十首》

    灵鉴匪远,诚心肃祗。是孙是享,俎实孔时。礼行乐奏,肸乡是期。云车风马,神其燕娭。

  • 《王羲之》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

  • 《斋宿净明寺小饮易安斋口占》

    净明斋宿近初庚,西蜀东吴一世英。行径九盘山荦确,流泉百折玉琮琤。频飞兕斝颜俱渥,细听犀谈座为倾。觞咏直多幽兴足,未应不饮似公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