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长相思(闺怨)》

马如飞。
归未归。
谁在河桥见别离。
修杨委地垂。
掩面啼。
人怎知。
桃李成阴莺哺儿。
闲行春尽时。

作者介绍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长相思(闺怨)》是宋代文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马如飞。归未归。
谁在河桥见别离。
修杨委地垂。掩面啼。
人怎知。桃李成阴莺哺儿。
闲行春尽时。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之情,描绘了一个女子在临别时的离愁之感。诗中通过描写孤独的归途、悲伤的情绪以及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将作者内心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诗词开篇便以“马如飞。归未归。”来形容归途匆匆,表现出女子离别时的匆忙和不舍。接下来的两句“谁在河桥见别离。修杨委地垂。掩面啼。”刻画了女子在河桥上与爱人分别时的悲伤情景,修长的柳枝垂下,掩面痛哭,流露出她内心的孤独和伤感。

接着诗词转折,以“人怎知。”开头,表达了女子心中的苦闷和无处倾诉的无奈。接下来的两句“桃李成阴莺哺儿。闲行春尽时。”则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春天的消逝,暗示了离别的时间已经过去,但思念之情依然无法消散。桃李花开时,莺儿孵育雏鸟,而女子却孤独地闲步,暗示着她在思念中度过了一个孤独而漫长的春天。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描绘离别的情景和表达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词给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美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离愁别绪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悟。

  • 《次韵秋日五首》

    振衣云岫一襟风,送目霜天恨里鸿。好赋远游挥八极,知公胸次小区中。

  • 《宣甫随行有端石茶匣甚佳道中为仆夫所损某见》

    物重齎轻岂易持,何时登顿损瑰奇。曾为什袭缇巾宝,一见寒姿不忍遗。

  • 《游大智寺》

    脱发纷满梳,衰颜不堪照。百年忽已半,去日如过烧。平生功名心,上马无燕赵。尔来阅世故,万事惊错料。岂无旧朋俦,联翩半廊庙。谁能伴此老,泝峡听猿叫。锦城得数公,意气如再少。偷闲访野寺,系马追一笑。新糟厌玉狸,畏酒亦复釂。古殿鼪鼯豪,坏壁冠佩肖。摩挲宋公诗,句法

  • 《梦仙》

    中宵游帝所,广殿缀仙官。天逼星辰大,霜清剑佩寒。赋诗题碧简,侍宴跨青鸾。惆怅尘缘重,梦残更未残。

  •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安得都护胡青骢,与君并辔摇玲珑。南溪今日冻初解,好看游鱼翻鬣红。

  • 《送惟正归钱塘》

    客艑高樯冒楚霏,月岩丛桂老春枝。一杯来应伊蒲供,八法归刊斗薮碑。鰌岸风生凉汐满,蜃天霞破暝楼危。学该内外皆圆法,却要声闻是总持。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