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点绛唇(仙吕)》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
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
知人闷。
故来相趁。
共结临岐恨。

作者介绍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点绛唇(仙吕)》是宋代诗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
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岐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秋天的夜晚中思念远方的情景。孤馆的孤独和迢迢长路的辛苦使得衣衫上沾满了夜晚的露水。夜晚渐渐深了,秋天也渐渐接近。月亮的晕圈传递了一种风的消息。今天是离别的起始,飘落的黄叶如同军队一般飞舞。我知道你心里郁闷,所以特意前来与你相伴,一同分享离别的苦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中的景色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诗中的“孤馆迢迢”描绘了一个孤寂的场景,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离别的痛苦。衣服上沾满了夜露,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感觉和辛酸的境遇。随着夜晚的深入,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月亮的晕圈传递了离别的消息,预示着离别即将到来。

诗中的“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表达了离别的起点,黄叶如同一支军队般纷纷飞舞,形成了一种凄凉的景象。诗人了解朋友的心情郁闷,因此特意前来与他相伴,一同分享离别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怀和友情。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离别和友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离别的思考。同时,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的变化,增加了诗的意境和艺术感。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触动人心,展示了周邦彦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 《喜迁莺 贺人生第三子 尧山堂外纪卷六十六案》

    古今三绝。唯郑国三良,汉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争似一门三秀,三子三孙奇崛。人总道,赛蜀郡三苏,河东三薛。欢惬。况正是,三月风光,好倾杯三百。子并三贤,孙齐三少,但笃三馀事业。文既三冬足用,名即三元高揭。亲朋庆,看宠加三锡,礼膺三接。

  • 《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 《酬周相公见赠》

    三界无家是出家,岂宜拊凤睹新麻。幸生白发逢今圣,曾梦青莲映玉沙。境陟名山烹锦水,睡忘东白洞平茶。喜擎绣段攀金鼎,谢脁馀霞始是霞。

  • 《野望》

    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 《大悲观音栴檀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 《南乡子(题南剑州妓馆)》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应是蹑飞鸾。月下时时整佩环。月又渐低霜又下,更阑。折得梅花独自看。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