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嬉戏杏花堤。
春归不解悲。
重来草露湿人衣。
无花空绕枝。
曾学道,久忘机。
一尊甘若饴。
平生鱼鸟与同归。
临风心自知。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阮郎归》是一首宋代晁补之所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阮郎回来,儿童在杏花堤上嬉戏。
春天归来,我却无法解除悲伤。
重回家中,草地上的露水湿透了我的衣衫。
枝上没有花朵,只有空空的枝条。
曾经学习过道理,但已久已经忘记了其中的机巧。
一杯酒甜美如饴糖。
一生中,鱼和鸟儿都与我归于同一处。
站在风中,我自己明白心境。
诗意和赏析:
《阮郎归》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之情。
首先,诗中以阮郎回家为引子,通过描绘儿童在杏花堤上嬉戏的场景,展示了春天的回归和生机勃发的景象。然而,作者却感到无法解除内心的悲伤,显示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痛感。
其次,作者回到家中,衣衫被草地上的露水湿透,描绘出春天的湿润和生机,但枝条上却没有花朵,只有空空的枝条。这种对比暗示了生命中的失落和空虚感。
接着,作者提到自己曾经学习过道理,但已经久已忘记其中的机巧。这句话折射出作者对自己曾经的追求和如今的遗忘的反思,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人事易改的感慨。
最后,作者描述了一杯酒的甘美,以及鱼和鸟儿与自己归于同一处的境况。这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融合和和谐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自身心境的自知之明。
总的来说,晁补之的《阮郎归》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生命变迁的反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感慨之情,同时展现了对自然融合和内心自知的向往。
鹤残篱外笋,鼠舐墨中胶。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绝怜月殿好根荄,流入人间次第开。只有君家双种好,馨香曾达九天来。
飘风暴雨可思惟,鹤望巢门敛翅飞。吾道之宗正可依,万物之先数在兹,不能行此欲何为。
蛮触封疆日勍敌,金丹不疗膏肓疾。抖擞风埃发诗骨,参差头角崭然出。老夫所志在大雅,诸子政须勤帝籍。三叹变风我心恻,箾韶忍受淫哇屈。岂不见渭川千亩拂云长,前日手栽数寸碧。苟得其养终巨世,勿玩流光生厌射。世间浅者无远识,如兽系足鸟摧翼。伯乐眼空冀北群,汤鼎坐吊淮
朝来暮还去,寒潮不曾住。江水亦有情,佳期岁番误。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