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晓来风,偏傍梅梢紧。
未放玉肌开,已觉龙香喷。
此意比佳人,争奈非朱粉。
惟有许飞琼,风味依稀近。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生查子(梅)》是宋代晁补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帝晓来风,
偏傍梅梢紧。
未放玉肌开,
已觉龙香喷。
此意比佳人,
争奈非朱粉。
惟有许飞琼,
风味依稀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香气,以及梅花与美人的对比。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依然傲然开放的精神,以及其高雅的香气。诗中还借梅花与佳人相比,表达了梅花自然的美丽与佳人妆饰的不同,强调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高洁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诗人用“青帝晓来风”来形容清晨的风吹拂着梅花,显示出梅花在清寒的环境中依然挺拔的形象。诗句中的“未放玉肌开,已觉龙香喷”描绘了梅花还未完全绽放时,已经散发出迷人的香气,给人以香气扑鼻之感。这种香气被诗人比喻为“龙香”,突出了梅花的高雅和独特性。
诗中提到了佳人,通过对比梅花与佳人的美丽,诗人强调了梅花的自然之美和高洁品质。诗句“此意比佳人,争奈非朱粉”表达了梅花的美丽超越了佳人的妆饰装扮,梅花的美是天然的,不需要外在的修饰。最后两句“惟有许飞琼,风味依稀近”则展示了梅花的高雅和独特,将梅花比作许飞琼,意味着梅花的品质如同珍贵的琼瑶玉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示了梅花在寒冷环境中的坚强和高贵,以及其自然的美丽和高雅的香气。诗人通过梅花与佳人的对比,强调了梅花的纯粹和高尚,传递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的境界。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独特的美丽,给人以清新高远的感觉,展示了晁补之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海门风静夜,满月辽天挂。除非知不知,实相凭谁话。
九土雄师竟若何,未如良牧与天和。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四野绿云笼稼穑,千山明月静干戈。行人耳满新安事,尽是无愁父老歌。
江上清风月在山,叶舟赤壁蜕尘寰。坡仙心事君知否,不取一毫天地间。
寒食明朝一百五,谁家冉冉尚厨烟。桃花开尽叶初绿,燕子飞来体自便。爱客渐能陪痛饮,读书无思懒开编。秦川雪尽南山出,思共肩舆看麦田。
外大如壶内不粗,闽山风物楚山无。后皇等是栽培力,消得千头与作奴。
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