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岁海棠时,偷闲须到。
须病寻芳懒春老。
偶来恰值,半谢妖饶犹好。
便呼诗酒伴,同倾倒。
繁枝高荫,疏枝低绕。
花底杯盘花影照。
多情一片,恨我归来不早。
断肠铺碎锦,门前道。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感皇恩(海棠)》是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常岁海棠时,偷闲须到。
每到海棠盛开的季节,我总是偷得闲暇来欣赏。
须病寻芳懒春老。
虽然年事已高,但我仍然热衷于寻找美丽的花朵,懒散地享受春天的美好。
偶来恰值,半谢妖饶犹好。
偶然来到这里,正好赶上海棠花已经开放了一半,它们依然美艳动人。
便呼诗酒伴,同倾倒。
于是我便招呼诗人和酒友们一起,共同陶醉于这美景之中。
繁枝高荫,疏枝低绕。
海棠树上的繁密枝叶高高荫蔽,而疏疏落落的枝条低低绕地。
花底杯盘花影照。
花朵的倒影映照在酒杯和盘子上,美丽的花影在其中闪烁。
多情一片,恨我归来不早。
这片花海充满着浓郁的情感,可惜我来得太晚了。
断肠铺碎锦,门前道。
绚烂的锦缎散落一地,像是我的心碎了一样。这样美好的景色就在我的门前。
这首诗词《感皇恩(海棠)》表达了晁补之对海棠花的赞美和对春天的美好感受。诗人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盛开和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以及对情感的表达,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海棠花的妖娆和诗人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试出希夷手,偷传混沌机。不容天地遁,可使鬼神归。为我推奇偶,从今验是非。万犹失其一,却更问麻衣。
圆蟾喷金波,万里洒清滴。幽轩得虚敞,皓彩溢素壁。绳床有高隐,苦调起岑寂。盈襟纳孤光,静与爽气敌。
与君相识即相亲,闻道君家住孟津。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
蓬头皲足谁家儿,满面尘埃双泪垂。爷娘弃我不待老,骨肉无人但兄嫂。两身一气不相知,陌路茫茫向谁道。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欲言问兄兄不顾,嫂是他人更奚诉。人生一世为弟兄,同根自合同枯荣。爷娘在日曾眷恋,愿兄回看死人面。此诗亦有感于文宗兄弟之间而作。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妆成罢吟恣游后,独把芳枝归洞房。
六鹤皆不同,初生薛公笔。况兹刷羽者,奋迅如天质。墨客怀赏心,题诗仍我率。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