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闰好。
怪重阳菊早。
满槛煌煌看霜晓。
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诗中能道。
不应夸绝艳,曾妒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又似锁,三千汉女,偏教明妃、怨西风边草。
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龙山,醉狂吹帽。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洞仙歌(菊)》是一首宋代晁补之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今年闰月美好,重阳菊奇异地开放早。满满的窗栏光辉,霜寒的清晨中欣赏。称呼它为金钱翠雨,不仅能体现出菊花的高贵之态,还带有陶渊明诗作中的潇洒意境。它不应该被夸奖为绝世之艳,因为曾经嫉妒过春天的繁华,为何东君(指重阳)的心意没有预料到呢?它还像是锁住了三千汉代的美女,特意让明妃怨恨西风边的草地。为了什么呢?难道是牛山的苦涩弥漫在衣裳上?只能算作龙山的美酒,让醉狂的人吹起帽子。
诗意和赏析:
《洞仙歌(菊)》以菊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和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特点,展现了其高雅、高洁的气质。作者以清晨观赏菊花为背景,描写了菊花的独特魅力。他将菊花比作金钱翠雨,既突出了其珍贵的品质,又体现了陶渊明诗作中的潇洒情怀。
然而,作者同时也提到了对菊花过度夸奖的质疑。他认为菊花虽美,但不应被过度吹捧为绝世之艳。这可能是因为作者嫉妒春天的繁华,对于重阳的心意没有预料到而产生的一种思考。他将菊花比作锁住了三千汉代美女的象征,与明妃的怨恨西风边的草地相对应,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嬉笑怒骂的情绪。牛山的苦涩沾染在衣裳上,可以理解为作者感到困扰和受到了某种束缚。然而,他将这种困扰化作龙山的美酒,以一种醉狂的方式吹起帽子,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和对逆境的坚韧。
整首诗以菊花为线索,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同时,通过菊花的象征意义,也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河汉澈,碧霄晴。九华仙子以凡尘。凉夜山头吹玉笛,纤云卷尽月分明。
翠作浮洼玉作觞,连蜷浮动玉生香。手中风露分炎国,窃里乾坤入醉乡。满座争夸赛鹦鹉,可人曾忆盖鸳鸯。江长月白空痕在,一夜花神怨索郎。
老荷宽恩许退耕,丝毫无报亦何情。民贫乐岁尚艰食,道丧异端方肆行。党祸本从名辈出,弊端常向盛时生。古人骨冷青松下,谁起英魂与细评?
面目风霜,身心春阳。用杀活之手段,整宗祖之纪纲。秋生野水鱼潜稳,月在寒松鹤梦长。
老去茆檐只负暄,重烦冠缓到柴门。纡金何有功名望,束带岂堪宾客言。璀璨章身同赐马,差池接翼愧廷鵷。折腰重起平生愧,诿曰何知鹤在轩。
吟风丛竹有清音,如诉昏灯掩抑心。将欲梦谁今夜永,偏教囚我万山深。迮飞不着诗徒作,镊白多方老渐侵。便付酣眠容鼠啮,独醒自古最难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