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木兰花(遐观楼)》

小楼新创堪临远。
一带寒山都入眼。
人间应未觉春归,楼上已先变柳眼。
风威自与微阳战。
雪意不遮残腊换。
少须文栋燕双回,来看东城花一片。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木兰花(遐观楼)》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新建的小楼可以远远眺望。
寒山环绕着眼前的景色。
人们还没有察觉春天的到来,
而楼上的柳树已经先行变绿了。
微风与轻阳斗威,
雪意未能掩盖残冬的踪迹。
只需稍等片刻,燕子双双回归,
来欣赏东城处的一片花海。

诗意:
《木兰花(遐观楼)》描绘了一个早春时节的景象。诗人在新建的小楼上远眺,眼前的景色尽收眼底,寒山环绕着整个风景。他注意到,人们尚未察觉春天的到来,但楼上的柳树已经显露出绿意,提前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微风与轻阳相互争斗,雪意逐渐消退,腊月的残留被新的春意所取代。诗人期待着燕子回归,欣赏东城处的花海,表达了对春天来临的期盼和对自然变化的观察与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展现了晁补之细腻的观察力和对大自然的敏感。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将春天的变化与冬天的残留作了对比,突出了春意盎然的氛围。他通过对楼上柳眼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春天的先驱者,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也折射出人们对春天的期待。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寒山与新绿、微阳与残腊的对比,表现了春天的渐近与冬天的消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流畅的韵律,展示了一幅春天初现的美丽画卷,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

此外,诗中还有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感。诗人以观察者的身份,站在遥远楼上,以客观、冷静的态度观察自然世界的变化,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期待着燕子的归来,这也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木兰花(遐观楼)》通过对春天到来的描绘,展示了晁补之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对比和谐的构思,传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自然界的壮丽之美。

  • 《和武公望催梅三首》

    丝丝弱柳犹迎岁,点点飞霙亦饯年。可是清高厌纷竞,百花那许著鞭先。

  • 《客谈矩山大资近事近诗及新盯麻云欲浮海以安》

    客有云自矩山来,急欲问公起虚左。能言近履殊快活,更育新篇极精妥。奚奴添个富锦囊,樊子遣余疏药裹。田租不及胡椒斛,寿数行多念珠颗。江涛恼杀浮海翁,野水白鸥閒似我。

  • 《颂古六首》

    蓦口一桡玄路绝,药山之道始流传。离钩三寸无消息,觉海方乘船若船。

  • 《金陵》

    故国已云久,地馀风流情。山花不断市,江鸥长入城。青溪泓玉水,红楼调春声。斟酌飞仙过,枉辔一来行。

  • 《献主司》

    那堪雨后更闻蝉,溪隔重湖路七千。忆昔故园杨柳岸,全家送上渡头船。

  • 《白菊》

    陶家篱下未开时,曾得西风借力吹。月影夜深笼素艳,分明残雪两三枝。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