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襟粉汗和香浥。
纤指留痕红一捻。
离亭再卜合欢期,寻见石榴双翠叶。
危楼欲上危肠怯。
纵得鸾胶难寸接。
西风燕子会来时,好付小笺封泪帖。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木兰花》是一首宋代贺铸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罗襟粉汗和香浥。
细指留下红色的痕迹。
离开亭子再次卜定与爱人相会的时间,
我找到了石榴树上那一对青翠的叶子。
我站在危楼上,想攀登,但胆怯。
即使我得到了美玉,也难以拥有。
当西风吹来时,燕子会回来,
我将写下一封小小的信函,封住我的眼泪。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她的坚毅和深情。以下是对该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描述了女子罗襟上的汗水和香气,展现了她的劳作和美丽。接着,诗人以细指留下红色痕迹的方式,表达了女子与爱人的深情厚意。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女子离开亭子,再次预测与爱人相会的时间。这里的亭子可以被理解为两人相聚的地方,而卜合欢期则展示了女子对与爱人相聚的期待和祈盼。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石榴树上的一对青翠叶子,表达了女子寻觅到的爱情的美好与希望。
然而,当女子站在危楼上时,她感到胆怯,害怕攀登。这里的危楼象征着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纵使她得到了美玉(指爱情),也难以真正拥有。
最后,诗人以西风吹来时燕子会回来的情景,暗示着女子与爱人的再次相聚。她将写下一封小小的信函,封住自己的眼泪,表达了她对与爱人重逢的期待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象展示了女子内心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诗中的石榴叶和燕子都可以被视为象征,代表着爱情的美好和希望。同时,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述危楼和胆怯的情感,增强了诗词的戏剧性和感染力。整首诗词流露出女子坚毅而深情的性格特点,让读者深入感受到她内心的情感起伏和对爱情的追求。
今日何不乐,振策登高山。深林仰无见,藤蔓阴以繁。鼪鼯绕树啼,黄鹄空飞翻。揽辔向西北,思欲赴昆仑。琼楼十二重,豹虎夹陛阍。青溟欲何之,谁向王母言。徘徊岁华晚,感激生愁怨。
莫把行藏间斗牛,年将八十更何求。顾言奎宿长明健,文治从今遍九州。
还元返本。作用难明须细论。神气□□。窈窕之中复混成。勤修不倦。直到无为功始见。此是天机。不遇真仙莫强知。
午枕汗如洗,晓栉气稍苏。落蛩试风露,满意鸣相呼。倦客感节物,流光不踌躇。秋声已如许,残暑何足驱。人言今岁热,迥与常岁殊。此理恐未然,岂不知头颅。年年有三伏,日日非故吾。婆娑今尚可,后当弥不如。病骨须一凉,未暇惜居诸。坐来有清思,西风摇井梧。
兰芷春风满地香,谪仙曾卧白云乡。山间精爽今犹在,落月时时见屋梁。
堂皇敞而华,簷牙照池水。钿叶矗新圑,玉莩粲繁蘤。游鳞竟泼泼,幽石仍齿齿。寄言采秋芳,何必涉江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