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幌闲眼晓。
处处闻啼鸟。
枕上无情,斜风横雨,落花多少。
想灞桥、春色老于人,恁江南梦杳。
往事今何道。
聊咏池塘草。
怀县年来,萧萧壮发,可堪频照。
赖醉乡、佳境许徜徉,惜归欤不早。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连理枝》是宋代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作者凭窗闲眺的情景,以及对往事和江南风景的怀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绣帷遮眼朦胧晨光。
处处传来鸟儿啼唱。
枕上无情风雨摧残,
花儿凋谢无人可量。
想起灞桥春色已老,
江南美景如梦渺茫。
过去的时光何去何从?
只能借池塘的草儿咏唱。
怀念县城的岁月流转,
风吹草长每次都照常。
依然陶醉在故乡的美景,
可惜归程不能早早放慢。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和江南风景的深深怀念之情。诗的开头,作者通过绣幌遮眼的景象,暗示了他的感觉模糊和心情迷茫。他听到四处鸟儿的啼鸣声,也许是清晨的自然声音,使他对美好的事物产生了向往和思念。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躺在枕头上,却无法逃避斜风和倾盆大雨的侵袭。他觉得落花的飘零是多么的无情,无法计算其中的数量。然后,他回忆起灞桥的春色,感叹时光的流逝,而江南的美景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只是一个梦境。
在面对往事的回忆时,作者不禁问道,过去的时光何去何从?他只能通过咏唱池塘边的草儿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他怀念着在县城度过的岁月,每次风吹草长,景色依然壮丽,仿佛时间静止。他仍然沉醉在故乡的美景之中,但可惜的是,他不能早早放慢回归的脚步。
整首诗词以凄凉、怀旧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和美景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他内心深处的感慨与回忆之中,引发了读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思考。
独树倚亭新月入,城墙四面锁山多。去年今夜还来此,坐见西风袅鹊窠。
朱帘乍卷层烟起。露华深浅初疑洗。困倚玉阑风。绮罗知几重。向人如有意。不醉何时醉。便得一枝红。犹胜两鬓空。
月斜孤馆傍村行,野店高低带古城。篱上晓花斋后落,井边秋叶社前生。饥乌索哺随雏叫,乳牸慵归望犊鸣。荒草连天风动地,不知谁学武侯耕。
燕目未归马未角,卞子抱玉无两脚。孤城食尽兵未却,度笮中怀挂一索。我辈於此酒宜酌,百岁千秋奈何乐。
寇叔情何厚,邮筒数得书。前春应上冢,能访酒家无。
浅量能消酒几杯,争如俗子厌人来。明朝定到梅山下,不管梅花开未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