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落尽深红色。
春色恼人眠不得。
泪沿红粉湿罗巾,怨入青尘愁锦瑟。
岂知一夕秦楼客。
烟树重重芳信隔。
倚楼无语欲销魂,柳外飞来双羽玉。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玉楼春(集句)》是宋代诗人秦观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狂风落尽深红色。
春色恼人眠不得。
泪沿红粉湿罗巾,
怨入青尘愁锦瑟。
岂知一夕秦楼客。
烟树重重芳信隔。
倚楼无语欲销魂,
柳外飞来双羽玉。
中文译文:
狂风吹落满地深红色,
春光扰人,难以入眠。
泪水顺着红粉湿透罗巾,
怨恨深埋在尘世间,忧愁如琴瑟。
又怎料得,一夜之间,秦楼客已离去,
烟树重重,芳信隔绝。
倚着楼阁默默无语,欲将灵魂销融,
柳树外飞来一对羽毛般的玉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人情为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失落之情。第一句描绘了狂风将花瓣吹落成一片深红色的景象,给人一种凄美的感觉。第二句表达了春光明媚,却让人心烦意乱,无法入眠的困扰。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泪水沿着妆容湿透罗巾,怨恨与忧愁深深地融入尘世之中,如同琴瑟般的愁绪。
下半部分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惋惜之情。作者借秦楼客的形象,暗示了一位曾经在楼阁间往来的客人已经离去,与他相伴的芳香信件也被烟树的重重阻隔。作者倚在楼阁之间,默默无语,欲将自己的灵魂销融。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对羽毛般的玉片飞来,这是一种令人心醉的美好,也许是一种寄托在诗人心中的希望。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忧伤。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人情,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这首诗词在宋代被广泛传颂,是秦观创作的一部经典之作。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