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菩萨蛮》

虫声泣露惊秋枕。
罗帏泪湿鸳鸯锦。
独卧玉肌凉。
残更与恨长。
阴风翻翠幔。
雨涩灯花暗。
毕竟不成眠。
鸦啼金井寒。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作品评述

《菩萨蛮》是宋代诗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这首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虫声泣露惊秋枕。
罗帏泪湿鸳鸯锦。
独卧玉肌凉。
残更与恨长。
阴风翻翠幔。
雨涩灯花暗。
毕竟不成眠。
鸦啼金井寒。

诗意:
这首词描述了一个女子在秋夜中思念远方的情人的心情。她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听着虫鸣声和露水滴落的声音,感到惊慌不安。她的眼泪湿透了锦缎的鸳鸯被,她的身体感到凉意。她在深夜里长时间地煎熬着,感到孤独和痛苦。阴风吹动着翠绿的帘幕,雨水打湿了灯花,使一切都变得昏暗。她最终无法入眠,听到乌鸦在寒冷的井口啼叫。

赏析:
《菩萨蛮》以细腻的描写和悲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秦观的情感世界。词的开头以虫声和露水引发的惊慌心情揭示了女子内心的不安和焦虑。通过描述玲珑剔透的鸳鸯锦被被泪水湿透,以及独自躺在床上感到凉意的玉肌,词人刻画了女子思念情人的孤寂和无助。

词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孤独和悲伤的氛围。阴风翻动着翠绿的帘幕,雨水打湿了灯花,使整个环境变得昏暗。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词的画面感,还突显了女子内心的落寞和失望。

词的结尾以鸦啼金井寒来作为落幕,表达了女子无法入眠的痛苦。这个场景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望,也暗示了情人与自己的远离和分离。

总体而言,秦观的《菩萨蛮》通过细腻而悲凉的描写,表达了女子在夜晚思念情人时的孤独、无助和痛苦之情,展示了他对离别和失落的深刻感受,是一首充满哀婉之美的宋代词作。

  • 《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挽词三首》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 《胡广文以直养名堂余举伊川之说问之往反数十》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 《晓过灵石》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 《春词》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 《怀甘叔异曲江庵寄叔异》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 《句》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